宋朝苏东坡说: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明朝董其昌说:《兰亭》出唐名贤之摹,各参杂自家习气,欧之瘦,褚之肥,于右军本来面目不无增损,政如仁智自生妄见耳。此本定从真迹摹取心眼相印,可以称量诸家《稧帖》,乃神物也。古人无一笔不怕千载后人指摘,故能成名。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未有精神,不在传远,而幸能不朽者也。
德国尼采说:我们所有的善恶观念,都不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因为不存在上帝;也不是从最高的道德律那里来的,因为从来也没有这样的道德律。这些观念是在人类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善”者是统治阶级,他们是任何社会中的武士和贵族。“善”意味着“勇敢、强健、有力量”。贵族的威望建立在它的力量的基础上。“强人”把他们自己的价值强加给社会,制定出适合他们品性的道德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