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以AI为支点,撬动美育无限可能

以AI为支点,撬动美育无限可能
2025-04-14 13:40: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美术教育生态。从课堂实践到跨学科创新,从技能传授到人文素养培育,AI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边界,更催生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I浪潮下,美术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机遇之下是否有隐忧?

01

AI融入课堂,传统教学玩出新花样

“以前在课本上看《步辇图》只能看到静止的画面,今天通过AI对话系统,我竟然和画里的吐蕃使者聊起了长安见闻!”一名学生兴奋地说。

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的课堂上,唐代《步辇图》借动态影像生成与虚拟场景交互技术“复活”。课程运用相关技术创设出学生与画中人物交流的情境,令学生们沉浸其中,兴致盎然研究艺术语言。

图片

AI辅助传统文化符号转译(数字艺术)西安美术学院供图

“当看到西部花灯的莲花纹样在数字空间里像星河一样流动,才真正懂了‘科技是新的灯笼骨架’。以前做设计可没这么多奇思妙想,现在借助AI,各种创意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源源不断。”参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化空间系统设计》课程的学生宋望旗兴奋地分享道。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杨波带领学生团队借助AI使西部花灯文化来了一场华丽变身。他们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资料里“揪出”关键词,再靠计算机视觉模型给传统花灯纹样分类,那些莲花、云纹图案都被AI转换成了三维建模的矢量素材,为后续设计提供精准的文化锚点。大家使用智能软件,画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草图、把纹样变成超炫的动态光影。最后产出的三维数字漫游视频,智能渲染和AI剪辑让千年花灯在虚拟世界美得像梦幻仙境。“视频播放时,有非遗传承人对着屏幕说‘老手艺活过来了’,那一刻我们真正理解了技术的人文价值。”学生田宝林感叹道。

AI技术的融入,为传统美术课堂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许多学校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将AI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些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马岚表示,AI在设计教育中革新教学模式,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高效资源供给和实时反馈,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技术技能,促进协作进化;依托人机共智生态,教师聚焦价值引领,AI赋能技能迭代,形成“批判思维×智能工具”双引擎,培育兼具文化洞察力与技术领导力的新锐设计人才。

02

跨学科融合兴起,AI助力拓展美育边界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美术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愈发紧密,催生了众多新兴的艺术形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用艺术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AI艺术尖端人才,为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在四川美术学院各学科与专业,尤其是实验艺术、雕塑、数字媒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各类科学技术,如感应控制、机械自动化、AR、VR、AI等应用到课程实践中。根据学科的交叉,派生出有利于专业发展的新内容。

关键词:美育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