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需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论和创作阶段。学生应在基础课程完成后逐渐进入美术史、理论和创新领域。”
“学习素描和色彩不仅是技术训练,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表达语言。打造独特的艺术语言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思维来实现。”
“创新的三个阶段:
饱和阶段:沉浸于生活体验,观察、倾听、学习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无论喜欢与否,目的是积累灵感。
孵化阶段:通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将不同体验融合,等待灵光一现的时刻(即灵感)。
表达阶段:将独特的感知和体验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勤奋是关键,‘天道酬勤’。创新不仅依赖于传统三阶段,还在于‘颠覆’——跳出日常轨道,尝试新的方法或工具。”
“数字工具是另一种创作手段,与传统工具无本质区别,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AI生成图像虽便捷,但可能缺乏原创性和独特性,导致‘AI疲劳’。物理世界为自我表达提供了基础媒介,而数字工具则拓展了表达的可能性,二者相辅相成。”
活动最后,学校领导为专家们送上了《花之舞第4辑南京市宁海中学写生作品集》。
专家们接过画册,纷纷表示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
此次“以艺通心——中美艺术交流展走进南京宁海中学”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国际艺术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拓宽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更在中美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友谊。通过艺术这一纽带,中美两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为两国友好关系的长远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也让大家对未来中美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充满期待。
本次活动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支持,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美国艾比林基督大学联合主办,南京市宁海中学、美国艾比林基督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共同承办,南京鼓楼文旅集团协办。
(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