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从历史现场到时代画卷
红色血脉铸育人丰碑
本次采风循着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的创业足迹,重走血脉源流的壮阔历程:始于1938年长治鲁迅艺术学院以笔为枪的文艺抗战洪流,汇入1939年华北联合大学在阜平敌后办学的星火初燃,见证1946年北方大学辗转办学,终至1948年正定华北大学完成革命性整合。这条始于延安、从太行山坳延伸的创校之路,1950年在北京凝结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鲜红旗帜——旧址串联起的,正是一部红色教育的初心编年史。
通过实地走访三地革命教育旧址,艺术家深入挖掘一手创作素材,切身感受革命教育家与青年学子在艰苦环境中矢志报国的精神品格。穿越青砖教堂的拱券,抚摸土坯墙上的弹痕,采风团在历史现场完成沉浸式精神洗礼。旧址的震撼、史料的诉说,让师生触摸到“背着包袱行军”的坚韧、“以笔为枪”的赤忱、“实事求是”的求索。这种时空对话的情感共振,为创作注入灵魂温度与历史重量。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大学,血脉中奔涌着“党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红色基因。这份战火淬炼的办学初心,已熔铸为今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育人使命。一部以艺术语言书写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画卷,正在红色基因与艺术创作的交融中挥毫展卷,续写属于人民的教育史诗。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