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巴西将我创作的大型《孔子》铜像立于库里蒂巴市政中心广场,并将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广场的石碑上刻着该市市长赞美孔子的感人的诗歌。因为这位市长认为孔子的思想能够教导他怎样做人,并对他理政有所帮助。
吴为山《问道》组雕立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
2012年9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参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时,深受《问道》组雕中的孔子和老子感染,用毛笔写下“上善若水”几个大字,评价这些雕塑作品所蕴含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反映了全人类的灵魂。
2018年,时任乌拉圭副总统露西亚·托波兰斯基在访华期间对雕塑《问道》产生浓厚兴趣,专程到访我的工作室,希望能把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与老子“请到”乌拉圭,“让未来一代听到他们的对话”。2023年11月,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访华期间又当面作邀请,表示对雕塑尽早落户乌拉圭的热情期待。前后经过6年的协调筹备,去年,7.8米高的巨型组雕《问道》永立距离北京近2万公里的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的市中心,穿梭在城市主干道上的人们都会与两位“中国老人”会心目遇。
吴为山(右)创作的《天人合一——老子》雕塑入藏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去年,我创作的《天人合一——老子》雕塑入藏并陈列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在这座近200年历史的博物馆中,中国的老子与希腊诸神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比邻而居。
2025年4月,我创作的《紫气东来·老子出关》青铜雕塑在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大学落成揭幕,作为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成果永立莫斯科。
中国人生命之像,历经了五千年文明之火的淬炼,无论是泥塑,还是石雕、铸铜……悠悠乾坤,漫漫史程,中国人形象的塑造就存在于文化的意象中。
我始终信奉,中华文化之强劲的伟力——那些历史的精英、文化的巨擘,在沧海横流、浴火重生中,终以其精神而自塑成一尊尊不朽之像。这像当立于天地之间,这继往圣之精神当存于生民内心!站立于新时代,我们更当自信:这伟大的中国精神当远播于世界!
为时代造像,以丹心铸魂。
30多年来,我创作的600余件雕塑作品遍布海内外,如今已有69件分布于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城市广场、学校等。它们以视觉艺术的鲜明性,成为中国哲学、中国智慧的重要符号,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时效性。把握时效,就是要借特定时机、特定语境让中国故事产生放大效应。
2015年11月,在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5周年之际,我们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梦笔新境——纪念中新两国建交25周年美术作品展”,并将孔子问道于老子雕像落成于此。作品体现了只有将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对话的创作思考。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术馆等以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为契机,合作推出“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美术作品展”。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引发观众热情关注,跨媒体总触达逾1.14亿人次。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以美为媒弘扬奥运精神的举措致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