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聚焦陇原变迁 盘活艺术资源——著名艺术家马刚:甘肃美术的历史回望与当代审视

聚焦陇原变迁 盘活艺术资源——著名艺术家马刚:甘肃美术的历史回望与当代审视
2022-09-27 14:05: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甘肃美术的历史回望与当代审视

甘肃美术不是孤立的发展过程,甘肃美术与近现代文化、新中国美术时代构建和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关联性。1940年代的“本土西行”运动为现代美术的建构提供了学术资源与精神动力,西北开始成为中国美术现代性发生的重要区域。对标时代要求,甘肃美术要凝聚共识,集中讨论我省美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与方位,逐步建立起甘肃美术的学术品牌。聚焦陇原变迁、实现品牌驱动发展、践行艺术点亮美好生活,并以此将甘肃美术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美术形象的塑造与文化复兴的自觉中。

图片

问道先贤

20世纪初,美术界展开了关于中西融合、本土传承与现代变革的争论与反思。在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西北”成为美术研究与创新的一个新坐标。深厚的历史人文,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多样的自然风貌,吸引美术家们开启中国现代美术对西部的表达。在甘肃大地上,“走进西北”的现代美术探寻留下了他们的生命轨迹与历史启迪,在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文化中并行互动。本土艺术的现代价值如何凸显、艺术审美的多元交融、西北题材与意象探求的集体诉求、前辈先贤的丰富体验和表现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思考空间和启示。

20世纪40年代,李丁陇、张大千、王子云、常书鸿、段文杰、韩乐然、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吴作人、董希文、谢稚柳、潘絜兹、黄胄、傅抱石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曾在甘肃这片沃土汲取过营养。他们身体力行地走进敦煌这一世界的古代艺术宝藏中,力图从石窟艺术中汲取古代艺术的养料,使中国美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找到文脉传承的依据,真正实现了本土文化的传承、突破与创新。他们的艺术实践唤起了整个社会对甘肃文化遗存、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的关注,并对中国现代美术走向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甘肃本土与外来的美术家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驻守甘肃,范振绪、赵西岩、曹陇丁、魏振皆、郝进贤等人,在甘肃这片沃土上,开展艺术创作、举办美术展览、兴办美术教育、建立美术机构,极大地拓展和促进了甘肃的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他们用甘守寂寞的心志,高标的艺术追求,坚守决绝的付出,朴实真诚的精神,不断地积累和持续地开掘。承袭文人画传统又接受了新式美术教育的他们,深入千里陇原描绘甘肃人文景观与生活画卷,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甘肃美术带来了新的艺术样貌和审美意识,这是比形式的成熟更为重要的东西。

甘肃的美术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下有了现代意义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建设,在美术机构方面,创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44年)、甘肃省美术工作室(1954年)、甘肃省中国画研究会(1954年)等相关单位。1950年吕斯百先生受徐悲鸿先生鼓励筹建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常书鸿、洪毅然、刘文清、方匀、韩天眷、汪岳云、黄胄、张阶平、杨鸣山等到校任教,此举使西北的美术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高水平、坚实的基础和长足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省市美协、画院、文化馆等各类美术机构纷纷成立,并逐渐对接到服务国家、服务民族建设的系统中来。甘肃省第一任美协主席陈伯希先生将延安文艺思想传播到甘肃,随后,朱冰、莫建成、李宝堂等历届主席与主席团成员不辱使命、主动担当、有思有行的举措,为甘肃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西北师大美术系陈兴华、西北民大美术系娄溥义、张掖师专美术系李希玉、天水师专美术系张琮等人为恢复、重建、开拓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正是一代代美术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与时代情怀,甘肃美术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经历了新的艺术洗礼走向活跃与盛兴。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马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