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吴为山:锤炼中华文化“原矿石”,为中华杰出人物塑像

吴为山:锤炼中华文化“原矿石”,为中华杰出人物塑像
2024-01-17 10:46: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当然,这项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工程也有难点,即创作对象常常没有准确生动的传世形象,有些甚至只有少量文字、传说可供参考。例如,古书中对孔子的形象有描写,唐代吴道子、宋代马远都有画本传世,但要转化为雕塑,要么过于夸张,要么不够厚重。若以西方雕塑的写实手法塑造,又缺乏古意,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事实上,古意正是悠远岁月所积淀的古代文化留给今人挥之不去的想象与意象。由此,吴为山想到了中国古代石窟雕塑,那体积的稳衡和精神的恒久,均是不拘泥于生理结构,注重整体体量对比所致,它有历史的遥远与静穆。1994年的孔子胸像,他展现了一个慈祥、博学、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外形上尽量单纯,舍弃一切不必要的凹凸,轮廓趋于弧线,身体以半圆体喻示儒家的中和,衣纹用阴刻线表现,简朴、纯化,古意十足。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2006年,吴良镛院士在南京设计了江宁织造府,并邀请吴为山为曹雪芹塑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曹雪芹黑而粗胖。而在吴为山的想象中,曹雪芹却应该是清癯的。从2009年到2011年,历经将近3年的酝酿、设计、制作,这尊汉白玉雕像终于坐落在江宁织造府的庭院中央。由此,曹雪芹像的外形可能不符合史实人物,但其精神气质则无比契合、无比准确。

吴为山认为,中国传统雕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写意的传统和样式,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区别于西方传统写实雕塑。随着人们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对价值的判断与审定,以及通过创作实践的佐证,“写意雕塑”已为更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所认同。2002年,吴为山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首次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推广,吴为山首倡的“写意雕塑”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雕塑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图片

以杰出中华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落成于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吴为山与四川素有渊源。他说:“多年来,通过雕塑杰出人物表现历史沧桑、文化痕迹,我获得了为杜甫、苏轼等先贤塑像并立于杜甫草堂博物馆、三苏祠的机缘。作品立在哪里,感情便倾注在哪里,因此,我对四川这片厚土一往情深。”

2023年9月,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吴为山不仅为标识、吉祥物、奖杯等视觉设计把关,还在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以《塑中华文化之“形”》为题进行“文明互鉴”主题发言。

在他看来,“塑中华文化之‘形’,贵在‘妙意造型’。妙意造型让中国艺术在与世界对话中有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于对话与比较中实现‘异质同构’‘同质互化’,使中西文化的自然观与审美理想在经历了碰撞、交合、分离与定向后,打造出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

吴为山的艺术之路上,满是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印记。1996年,他被选送去荷兰做访问艺术家,在那里,同期工作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在一起交流,像一个“艺术公社”,展开造型艺术继承创新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契机,吴为山游历访问欧洲多国,近距离观摩艺术史名作。

不久,吴为山又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体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与西方美术史上最著名的作品面对面,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气候、地域、民族所滋养的不同文化。他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之前所了解的西方文化和艺术史是多么单薄。”大约3年的游历,开阔了吴为山的思维和视野。而在东西方的比较中,他也对中国的伟大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吴为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