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吴为山:锤炼中华文化“原矿石”,为中华杰出人物塑像

吴为山:锤炼中华文化“原矿石”,为中华杰出人物塑像
2024-01-17 10:46: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记者:您是如何通过雕塑艺术实现这种交流的?

吴为山: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就将我创作的雷锋雕像作为插图。我把这件作品捐赠给了辽宁雷锋干部学院,也捐赠给了许许多多的中小学,当孩子们在这个雕像面前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雕塑就走进孩子们中间,走进孩子们心灵,那就是雷锋精神——他“活”了。

我创作的孔子像、老子像,矗立在中央党校和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机构,也立在不少国家的广场。比如在巴西、在希腊雅典卫城脚下,就立有我创作的孔子像,他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进行一场哲学的对话;我创作的杜甫像立在乌克兰的广场,与乌克兰诗人、艺术家谢甫琴科进行一场诗歌的对话;我创作的齐白石像立在意大利,与达·芬奇面对面在一起,进行超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30多年以来,我就在做这件事情,通过中华历史人物的塑造来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通过那些杰出人物脸上的沧桑痕迹来体现。雕塑艺术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的艺术门类,也是我艺术生涯重要的试验点、实践点、探索点。历史是由人民所书写的,杰出人物是人民的代表,塑造他们的过程,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

融汇古今中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您的雕塑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您在2002年提出的“写意雕塑”理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个提法?

吴为山:在研究、创作这些杰出人物的过程当中,我认为必须要用我们自己的雕塑艺术来表现,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为活着的人塑像是西方的艺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些人物雕像都留下来了。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没有为活着的人塑像的习惯,古代也没有照相机,所以我们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那些杰出人物的真实肖像。我们为先哲塑像,想象就成为塑像成功的关键。如果要做得形神俱备,把人物精神做出来,让人认可,认为就是心中的形象,写意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提出了“写意雕塑”。我认为,今天中国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审美特性,应该融汇西方的写实,乃至西方现代主义运动当中那种抽象表现、形式探索以及视觉艺术革命的成果。把中国跟世界、古代与现代融汇在一起,把雕塑艺术和其他姐妹艺术融汇在一起,把造型艺术和中国的文学、哲学融汇在一起,就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国际艺术界、文化界如何看待和评价“写意雕塑”?

吴为山:美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先生,20多年前在南京博物院吴为山雕塑馆里面看到一件齐白石雕像,很感动,说要放到他翻译的老子《道德经》封面上去,因为雕塑体现了中国“文化老人”的风采。他很好奇,问我为什么塑这么多齐白石,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关系?我告诉他有关系,就是我们的血管里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我以齐白石为蓝本、为模特、为表现对象,在不同的阶段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时期的齐白石。这就是“写意雕塑”的探索与实践。

今天,关于“写意雕塑”的学术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写意雕塑”已经成了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与世界对话的一个重要符号,“写意雕塑”理论也逐步在主流艺术界产生影响。西方的一些大艺术家,他们对中国的“写意”极为赞赏,不仅仅欣赏中国的“写意雕塑”,更对中国文化当中的“意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华文化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我们要对它不断深入认识和利用,对这些“原矿石”进行锤炼,让它生成新的价值,并将此价值发扬光大。

关键词:吴为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