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案例,目前国内二级市场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在80年代TA尚未成名时,送了一幅画给朋友。TA的朋友用这幅油画放在厨房做隔断,旁边就是厨灶,结果日积月累在画布背面形成一层很厚的油垢,正面颜料层也出现了问题。
很多年后,这幅作品送到我工作室来“清洗”。清洗艺术品上面油垢的过程很折磨,要先做大量的科学实验,确保油渍去除的同时,又保护作品画面的状态。因为油垢和油画颜料所使用的材质分子结构可能相似,“清洗”过程中使用溶剂时,很容易使画布和颜料都没了。
在这个案例中,最主要是要把正面的颜料层保住,因此第一步我们先用弱性胶把颜料层粘住,再翻过来一点点溶解画作背后的油渍。光是清洗画布背面的油渍,都花了一年。
事后,这位艺术家还专门来到我工作室重新给这幅作品签了名,因为原始的签名已经没了。他还将这个事情写在了作品的背面。
工作中的安粟
作品的储存环境,也是修复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前在法国念书,就发现地中海和欧洲北方的保护修复策略是不同的。同样一件作品托裱,修复时就需要考虑,这件作品将来在哪里保存或展示。如果在教堂里很潮湿,就要使用抗潮的粘合剂;若是在干燥、或是容易出现虫害的储存条件下,则需要做出相应材料的调整。
譬如在上海和广州,就很容易遇到作品发霉的问题。在北方非常干燥,画布更容易干裂、破损。曾有一个藏家买了件欧洲17世纪的作品放后备箱,没有做相应的安全措施,过了一个减速带,作品摇晃并受到过度冲撞,画布直接断裂了。本身年代久远的画就非常“脆弱”,在干燥的地方就更加容易断裂。但这种其实都属于意外事故,所以我们要有预防性保护的意识。
西岸美术馆蓬皮杜展览作品检查现场
现在是我们开始对当代艺术品进行预防性保护介入的最好时机。艺术品就像人一样,如果等到真生病之后,再去医院看病,其实可能已经有很严重的问题了。我认为真正喜欢艺术的人,一定会重视并关心艺术品的状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艺术品的预防性保护,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对待艺术品。
(来源:一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