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代艺术史的书写本身,如今成为了艺术史学探索与反思的重要课题。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著作开始写作之前的铺垫工作有哪些?面对对艺术史了解程度不尽相同的读者们,如何列出一个能满足各种人群需求的艺术范本目录?在新的艺术观念和媒介层出不穷的今天,艺术史的书写方法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
基于以上问题,9月22日下午15:00,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应邀做客武汉SKP 4F SKP RENDEZ-VOUS,为现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从《越界》到大学教材”的分享。从《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与《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两部艺术断代史著作聊起,鲁虹深入浅出地勾勒了中国当代艺术史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讲座现场
鲁虹的讲座,从《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的写作缘起出发,讲述了其几十年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从成长到发展的见证者,鲁虹提到:“我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分到湖北美协工作,结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也看到很多作品,我当时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文化转型的时代,这实际上是一个空白的领域,目前没有人做这个工作,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讲座现场
鲁虹还特别提到了艺术史学家詹森的写作方法对其产生的启发,以及后续多版艺术史著述的创作历程:“詹森是从图入手进行写作,这个对我启发非常大。在深圳美术馆工作时,我接触了很多艺术家,我已经意识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超越艺术史的,他们可能建立新的传统,建立新的艺术史,我就开始了搜集工作。这就开始了第一套书的编写——《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把这个工作做完以后,我在时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李路明的支持下编著了《2000-2005: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不再强调艺术的种类,就按照年代编排作品。这个书出版以后,又得到了时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冀少峰的认可,于是,我就在2006年出版了《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4》,接下来又在台湾出版了《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1978—2008》。在前面的基础上,2020年我把所有搜集的图像资料做了一次整合,这就是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全集》六卷。”
鲁虹部分著作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