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延续至今,并将其贯穿此后全部生命历程的艺术行为,是从2006年开始的《时间的形状》。他将一段铁丝在油漆中蘸一下,然后固定在一个地方。此后每天都给它再蘸上一层油漆,久而久之,这根铁丝由于油漆的附着和流动,已经与最初的形状完全不同,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球体。这件“作品”是隋建国的每日必修,从未间断,已经成为他的日常行为一部分。
正如高名潞在《让时间超度我们》里写道:“艺术也可以是劳作本身,它与时间为伍,它不是时间的表现,也不是时间的隐喻,更不是时间的占有。其过程的无聊、孤独、枯燥,甚至痛苦、折磨都来自充实和快乐。正如加缪所说,西西弗斯是快乐的。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必定也是快乐的执着。”
西海美术馆第五展厅展出现场
采访时,我问隋建国,有没有想过,造一个机械装置每日替代人来蘸漆,这样在百年之后,只要还通着电,它就可以永远动下去,成为生命的延续,正如人类雕刻石头的原始冲动——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与永恒之物绑定。隋建国却表示,他不会这样做,“当我动了念头要做这样一件作品时,我就已经把它同自己的生命一样来对待,它不应该无限的做下去,就像我不能无限的生存下去一样。而当自从把身体当作雕塑的基础和出发点时,我对永恒性就不抱希望了。即便是刻在石头上,它仍然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宇宙时间,就整个存在的时间,任何存在者跟存在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虚无是人最终的宿命,你不得不面对它。”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里,人要顺应自然,而现代思想里,要以人为中心,要去外界征服,在隋建国看来,这两者或许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这是一个矛盾又统一的时代,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未来通往何处?他也不知道,但是总得做点什么,如果硬要说“抵抗”——这样强烈的词汇在隋建国的字典里并不常见,那或许也只能抵抗“虚无”,用生命抵抗世界的熵增,将创作作为与自身和世界对话的途径。
雕塑,是隋建国一场关于时间、身体和感知的无尽对话。他用雕塑探索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艺术边界,以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敏感,将艺术带回到人类最原初的感知状态。在他的作品里,观众不仅看到艺术家的个人表达,更看到一种开放的创作方式——每一件雕塑都是一个关于生命、时间与世界的全新体验。
(文/Chloe 图/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西海美术馆,来源:芭莎艺术)
艺术家简介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
个展:“生灭与真如——隋建国”(壹美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隋建国2008-2018”(OCAT,中国深圳,2019),“肉身成道”(佩斯画廊,中国北京,2017),“盲人肖像”(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美国纽约,2014),“隋建国的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2012),“运动的张力”(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9),“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美国旧金山,2005)等。
群展:“物之魅力”(郡立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海口日月广场,中国海口,2018),“罗丹百年大展”(大皇宫,法国巴黎,2017),“三人同船”(玛格基金会美术馆,法国尼斯,2015),“城堡中的花园——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德国法兰克福,2013),“见所未见,UNSEEN——第四届广东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12),“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上海,20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