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3颜綝六面印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有助于做出进一步结论的文献依据是:前揭“宜阳”“巴陵”“绥宁”三方相印,其封国分属刘宋时的江州、郢州、广州。宜阳侯见《宋书·孝武纪》,初封南谯王义宣次子为宜阳侯,同书《檀道济传》又载以檀韶为宜阳侯。《州郡志》见载宜阳子相,当是前后递降袭封,地在江州安成郡。“巴陵男相”“绥宁男相”亦仅见于刘宋封国,《宋书·州郡志》分别在郢州长沙郡和广州南海郡。至此,印群定为刘宋可安。
刘宋官印还应当包括武职官印。如本文前揭“伏义将军之印”“荡寇将军之印”“虎贲中郎将印”以及《洛泉轩集古玺印选萃》辑录的“广武将军司马”(图44)。这是各朝官印体制中固有的部分。依据本文所析刘宋印群印文的特殊笔形,还可推定若干属于此期的杂号将军印。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武职官印钮式别为一系,需要另文讨论。
图44广武将军司马
近年新出和新发表的玺印形态资料增多,以印文风格与钮式特征出发对东晋南北朝官印做出细化的类型学研究,改变单纯依据文献而形成的断代标准不一的状况,条件已比过去充分。古玺印中其他类别的断代研究同样存在这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孙慰祖,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原载《书法研究》二〇二五年第一期,来源:书法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