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心感谢各位亲爱的同学。有的人喜欢和长者在一起,有的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我认为这都很必要。今天的研讨会既有长者,也有年轻人。长者代表着智慧和经验,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所以和大家相聚在一起,非常高兴。
作为一位老师,我认为能教出好学生来,这是老师的天职所在。所以我给你们最衷心的希望是成才!这是最大的希望!
今天的研讨会,我想说几点:
为什么几千年来,印章艺术经久不衰。这门古老的艺术还能乐此不疲地传承发展,为这么多人所喜爱,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篆刻这个小小方寸之间凝聚了太多的文化信息。那么,这些文化信息就需要大家来做好。这就需要我们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这就是对你们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多元化展览是我们将来要思考的主题之一,即如何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和展现这门艺术的辉煌和灿烂。这个问题从2006年我就开始进行探索实践。我认为每位同学应该用你们的专业才能,发挥篆刻元素的力量,探索出一种新的篆刻艺术的表现形式。以一种开阔的胸襟,吸收其他领域的元素,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篆刻艺术作品形式,并把它展现出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我很欣慰培养了几位在韩国就读的博士,他们站在新的平台,已经有了新的视野,大家要勇敢地拥抱世界,这将是年轻人今后需要思考和实践的方面。
第三,实践创作方面,书法的训练,尤其是篆书的训练是关键。印学史上,成功的篆刻家们无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篆书面貌和篆刻面貌。没有篆书的基础,篆刻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个是印屏。当代展厅模式下,无边框展览形成一种时尚。但是需要大家引起注意的是,白纸背板必然会削弱作品的艺术张力。拿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要考虑到它在陈设空间的整体感,这往往会被大家忽略。
最后提到的印屏题跋,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自己的文学修养,加大对小行书、小楷的训练力度。当然了,完全做成类似拓片题跋的形式,也会有喧宾夺主之嫌,这是个辩证性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来源:青草芃芃)
艺术家简介
骆芃芃 I LUO PENGPE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原院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学位)委员会委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
西泠印社理事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馆长
曾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篆刻展览。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分别于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举办)、骆芃芃精品展[分别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举办]“美丽中国美丽英国-24节气骆芃芃篆刻书法英国展”等。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国艺术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捷克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编著、主编和编辑有《篆刻基础教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青草芃芃——骆芃芃文论集》《荣宝斋珍藏墨迹精选·吴昌硕书札选粹》(珍藏系列共22册)、《寿山石鉴藏指南》《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作品集·骆芃芃》等书籍百余部,并有《印章是汉字发展的活化石》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