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吕俊杰将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引入紫砂领域的创新之作。这件作品选取传统东方乐器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在壶钮、壶流、壶把以及壶身上,造型新颖夺目,具有较明显的现代色彩,特别是“飞梁”的使用,飞扬灵动,更重要的是它植根于古老东方文化,以新手法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谢知音。整件作品犹如一曲优美的被凝固了的节奏和音符,余音未止,摇曳出缕缕高妙韵旨,散发着流动的韵致,超逸空灵,成为新时期的紫砂代表作之一。
又比如,传统武术通常被人们视为强身健身或搏击之术,但吕俊杰习武多年,发掘出武术的美学价值,并触类旁通延入紫砂领域。他认为,紫砂讲究线条,武术也讲究线条,武术的线条对紫砂创作颇有启发。他将武术线条的张力,灌输到壶艺中,线条收放间柔韧有道,造型构建落落大方,大大增强了作品线条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关注生活
艺术家的心灵状态直接来自他所处的时代。对当代紫砂艺术家来说,既要善于继承传统,更要勇于关注现实。面对时代发展的大潮,紫砂艺术不能脱离传统,更不能拒绝当下。紫砂艺术家要对时代有所认识和把握,即对民族、时代、社会、自然、文化的深刻体察之总和,必须植根当代,关注脚下的土地、眼前的生活,才能拥有最鲜活的素材,才能成为时代的回响。
美术创作有采风写生之说,紫砂创作其实也类似。只是过去大多数紫砂艺人视做壶为养家糊口之业,有心搞创作的并不多,即使想搞创作,囿于种种条件限制,真正能走出家门看世界的机会也很少。
《树魂》绞泥装饰
吕俊杰成长于江南,所见的多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秀景致,然而一次偶然机会,与朋友到新疆游历,驱车日行800公里,渺无人烟。突然,眼里出现一大片胡杨林——树干干枯龟裂和扭曲,古朴苍劲,带着满身的沧桑,屹立天地间。这就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吕俊杰为这样的壮美所震撼,归来后创作出《树魂·思》《树魂·问》《树魂·赞》等作品,壶身以绞泥手法写意地展现树木的年轮,层次分明,盘曲嶙峋的树枝化为壶钮、壶嘴、壶把,苍劲有力。作品讲述了胡杨林历尽人间苍桑后的不屈与坚守、希望与追求,以此表达对生命的赞美!紫砂历史上以树为原型的器型颇多,比如松竹梅三友壶、梅桩壶、松段壶、柏段壶等,后世塑器制作者多难以突破,而吕俊杰的“树魂系列”作品则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树桩塑器的造型,摆脱囿于传统的困境,带有鲜明个性色彩。
反映时代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重大题材有着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奏响时代精神主旋律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吕俊杰认为,紫砂艺术家也是时代画卷的创作人。紫砂壶艺作品虽然体积不大,但对于重大题材的创作,紫砂艺术家应该有自觉参与的意识和责任,在文化艺术修养上要有新的提高,这样在一些历史时刻或重大事件中,紫砂艺术才能不沉默。
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吕门紫砂师徒新西兰作品展”在奥克兰开幕
“一带一路”系列《征程》绞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