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家先生是跨时代、跨世纪的著名诗人,他和毛主席、陈毅同志都有诗的交流,是他在《诗刊》创刊时促成了毛主席诗词十八首的公开发表。他还提议毛主席把《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腊象”的“腊”字改为“蜡”字,毛主席欣然同意。但他最令我难忘的是他对乡亲的情意。他为山东大学题字“祖国万岁,母校千秋。”他为景芝酒题诗,为党的一大代表、诸城人王尽美题诗“党史开先卷,百代扬英名,暗夜仰北斗,巨手撞晨钟。”他为诸城革命烈士臧亦蘧编选诗集并作序推介,为诸城博物馆等家乡若干文化工程题名题字,留下了《诸城名人传略》《一石诗选》等书的书名。我还听说一个段子,据说日照县有过一个“日照先日照”对子,求对下联,无人能对。克家先生信手拈来,对出“诸城胜诸城”。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在文献上查到出处,但我坚信这就是真的。
克家先生对家乡的情和爱铭刻在心头,渗透于血脉,文化于诗篇。他写过马耳山、常山、超然台,写过“六机匠”“老哥哥”。他的生活中离不家乡的味蕾记忆,爱吃大蒜、大葱、花生米,他说过“大葱是山东人的瓜子儿”。
在他还是壮年的时候,他就写过“设若我死了/设若我死之前还有一点时间/我一定写下一句最后的请求/不仅仅是一句,留给我的亲人去看/……不管路多远,一定要把我埋在故乡……,我太爱这乡土,太爱这块乡土的人民/这爱是那么浓烈,那么醇厚,它的熏香使我不朽”(爱的熏香)。
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在北京逝世。这年四月,这位伟大诗人的骨灰和他高尚的灵魂,回归故里,永安于马耳山下、臧家庄子,和他的好友、恩师、同志、亲人长眠在一起。
克家先生诗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年,克家先生120岁了,他永远活在故乡人民心中。
(文/赵树丛,来源:同步悦读,文中图片由林昆仑提供)
作者简介
赵树丛,山东诸城人,曾就读于山东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做过医生、教师,做过群团工作负责人,在县、市、省党委政府任过职,在国家林业局任过主要负责人。现担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