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广阔天地中,花釉陶瓷以其绚烂多变的釉色与不可预测的窑变魅力,成为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北京站)”研讨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以《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为题,分享了他四十余年来在花釉陶瓷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陈烈汉大师从唐代花釉的源流讲起,结合自己在福建漳州、河南钧窑等产区的创作经历,系统梳理了花釉工艺的传统根基与当代创新路径。他认为,花釉陶瓷的创新需从釉料配方、造型设计、表现形式等多维度突破,既要深挖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要敢于跨界融合、拓展表现语言。他以自己的作品《相会》为例,阐释了如何将传统神话题材通过现代造型语言与花釉工艺相结合,展现出花釉陶瓷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无限可能。
本篇发言稿不仅是一位工艺大师的实践经验总结,更是一份关于传统工艺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考录。陈烈汉大师以其扎实的创作积累与开放的创新理念,为花釉陶瓷乃至整个传统工艺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陈烈汉先生在展览研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