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北京站)”研讨会 | 陈烈汉: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北京站)”研讨会 | 陈烈汉: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2025-10-16 15:46: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我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已有43年,花釉创作也做了很长时间。1998年,在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新王峪村我创建了自己最早的陶艺工作室,我在那里进行花釉陶瓷创作有七八年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入选全国美展,所以对花釉瓷创作还是有些认识的。

1987年,刚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时,我曾带学生到福建漳州的花釉陶瓷厂进行毕业创作实践。后来又到河南禹州的孔家钧窑从事钧瓷创作四年,目的是为了制作评选国大师的作品,在那里创作了一系列钧釉陶瓷作品。

▲陈烈汉钧瓷《春的化身》2001年孔家钧窑


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花釉陶瓷创新设计探索》。

花釉陶瓷,是指在陶瓷表面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釉料,经高温烧制后,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形成独特色彩和纹理效果的瓷器。

传统工艺的花釉陶瓷始于唐代,河南鲁山窑首创黑地乳白蓝斑瓷,当时还被列为宫廷御用瓷器。传统花釉陶瓷的施釉方法通常是:先蘸一层底釉,多为褐色、黑色,再通过喷、淋、洒、涂、滴、画等方式施加面釉。面釉一般采用高温粘度较低的乳浊釉。在烧制过程中,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釉料自然流淌融合,从而产生窑变现象,形成各种不可预测的丰富色彩和纹理效果。这是我对传统花釉的一点认识。

结合我以往的创作经历,花釉陶瓷创新设计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花釉釉料配方

每个产区的釉料都比较固定,比如漳州花釉瓷的底釉、面釉,钧窑的钧蓝、钧红、月白等。我们在创作时,不会完全照搬当地的配方和施釉方法,而是会调整底釉、面釉等复合釉的配方,优化釉料的细度、施釉的厚薄等,让釉料相互融合浸润,产生不同的釉彩艺术效果,以此实现创新。也就是说,到一个产区,我们会把不同的釉料进行调配、调试,将其当作陶瓷绘画颜料来使用。

▲陈烈汉钧瓷《红钧“异形”瓶》2001年孔家钧窑

2、造型创新

无论是在不同产区创作,还是带学生实践,我们都会在继承传统器物造型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制作新造型。比如展览中能看到的雕塑造型、异形造型、装置造型,还有一些抽象造型,都是在传统造型上进行创新变化。我主要是利用立体构成中的切割、镂空、穿插、组合的方式进行造型构思、设计和制作,创作出了有时代特点的、有个人风格的、21世纪陶艺作品。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得全国陶瓷评比金奖。

▲陈烈汉陶艺《鱼跃双耳扁瓶》2006年北京怀柔

关键词:陈烈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