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勇力教授现场写生

唐勇力教授现场写生
【学员心得】
聆听唐勇力关于其本人创作的作品《新中国诞生》之视角谈中国人物画创作语言传承与创新,感慨良多。唐教授之言,兼具学理之深度与艺术之温度,使吾辈对当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唐勇力以“继往圣绝学,开来者新风”为己任,深研传统笔墨而不为其所囿,师古而不泥古。其创作之道,正应“温故而知新”,在继承中求生发,于守正中谋创新。先生言,笔墨之于中国画,如血脉之于生命经脉;唯有通其脉,方能生其新式。其人物画造型严谨而气韵生动,设色温润而富层次,既有宋人之精谨,又含文人之逸趣,可谓“古意盎然而新风自出”。
讲座中,其特别强调“语言的自觉”——画者应自问其笔墨何以言人、其形象何以传神。此语深合《庄子》“得意忘言”之旨。中国人物画之贵,不仅在形似,更在神会。唐氏笔下人物,言志历史、或寄情,皆以笔墨抒胸臆,寄理想于丹青。观其作,恍若听“无声之乐”,见“动中之静”,此乃“以心驭笔,以意成形”之境。
尤令吾后辈动容者,是唐教授对创新的态度。勇力教授认为创新非标新立异,而应“因势利导,以古为鉴”。其尝引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之语,以喻艺术平衡之道——既不弃古人之法度,亦不拘成规之窠臼。正因此,其作品能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找到精神共鸣,于厚重中见轻盈,于静穆中显力量。
总之,此讲座如春风化雨,令吾后辈深悟人物画之真义在于传承之根与创新之魂并举。未来研艺之途,当以唐勇力为范,守艺脉之正,探笔墨之新,使中国人物画在时代语境中生焕新之光。
——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杨斌宇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
画家简介

唐勇力,生于1951年,河北唐山人。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创作奖、维也纳国际文化艺术功勋艺术家奖等,《新中国诞生》获中国凤凰艺术主题性创作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