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
2024-03-06 16:51: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万众期待中开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作为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刘晓静更亲身感受到意义重大。她已连续12年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和议案,涉及文化、教育、民生等各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次参会,她被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载着的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深深鼓舞,又向两会提交数份建议和议案,为履行代表职责积极谏言。其中《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是她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何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与思考。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ChatGPT、Sora大模型相继问世为标志,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发展,刘晓静表示:“时代不等人,时间趋紧迫,我们要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以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的创新型人才,应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国际竞争。”鉴于这样的形势,她对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方面着重指出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作为教育破局和开新局的切入点。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想明白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人工智能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性科技,它能为很多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当然也会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教育界要认真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创造平等、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环境。当然,如果按照以课堂和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但在智能时代,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有了党统一领导下中国教育变革创新的持续推进,平等、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就可能很快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应该把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作为教育破局和开新局的切入点。

第二,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的变革创新。刘晓静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造已经在进行之中,深度融合后的应用场景更会不胜枚举。她举例,“虚拟数字人”美育老师不受时空限制为全国各地各族青少年提供同样高水准的教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课本知识变得可感可知,知识学习的进不去、看不见、摸不着、难理解问题得以解决;实验实训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不再重现。

她展望未来的教育场景:由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即将问世和元宇宙的普遍应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变革必将席卷全球,彼时教师的角色或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或借助脑机接口晚间睡眠时灌输知识,白天进行技能训练、艺术熏陶、创意创新和团队建设,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都将得到解决,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倡并笃行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将得以真正实现。因此,要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的变革创新。

关键词:刘晓静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