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业态体系。打穿一二三产业发展界限,充分发挥创新、创意的新时代裂变作用,建设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齐商文化、农耕民俗文化等共同融合、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黄河与文化、康养、体育、旅游、农业等的充分链接,打造黄河全链条化的业态体系。
3.重点任务。①成立专班,项目立项。发挥机制灵活作用,从全省高度成立黄河文旅产业发展专班,“华夏黄河·大成齐鲁”品牌项目立项。②务求实效,有序推出系列活动。打造首届“华夏黄河·大成齐鲁”产业发展论坛,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碰撞智慧;充分发挥省内大中院校师生力量,推出黄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③传承传播体系。推动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省内艺术家为主,调动国内外艺术家积极性,推出“华夏黄河·大成齐鲁”持续写生活动,并遴选一线拍卖和艺术品运营机构实现产业转化;推出以黄河文化为创作主体的出版、影视作品,丰富传播体系。④串珠成链体系。大力弘扬黄河哲学内涵、人文精神、科学思想、道德精髓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沿黄古村落、传统民居和景点进行系统再梳理,进行艺术化乡村改造,发展新时期黄河文化民宿等体验性挖潜项目体系。⑤高质量发展体系。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发挥新媒体、数字科技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黄河闻名产业能量释放,阐发不断抗争、不断奋进、不断发展的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黄河精神内核,推动黄河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价值共通,推动黄河文化产业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4.机制创新。从机制维度出发,探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元化”(即黄河文化为主)与“多中心”(即多种文化相辅相成)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健全我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营管理体制,采取灵活机动的专班搭建方式,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民营机构和全民参与,并吸引国内外先进能量参与,切实为黄河非遗、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源泉,为黄河幸福产业的打造作出“山东贡献”,共同创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黄河文化创新共同体。(杜小荃 山东省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