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73)|推荐阅读:国家发改委重磅调查“老国企 新标杆”

【李想集锦】(73)|推荐阅读:国家发改委重磅调查“老国企 新标杆”
2022-05-06 13:37:1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说国有企业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一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聚焦制约一重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真刀真枪地推动改革,将党建工作、市场化机制、激励约束、创新创造、共建共享等深度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形成了系统集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一)把党建深度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一重党建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与企业发展融入上下了“实功夫”。

实化思想引领,以党建来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来统一思想。聚焦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累计开展180余场次、近9000人次参与,查找出11个方面226个问题,找到了制约一重发展的“症结”,形成了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第一时间把解放思想从认识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不“改”思想就换人。5年多来调整思想不解放、观念滞后而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98人。

实化融入治理,一重坚持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定《集分权手册》,确定党委常委会15项决定事项、35项前置讨论事项、董事会51项决策权和经营层83项管理权,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

实化基层堡垒,把支部建在班组,抓实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建真正下沉到246个党组织、432个班组、4000名党员、8000多名职工中,在各级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创新、创业、创造、创优、创效“五创工程”,聚焦生产中的难点和关键集中攻关,完成基层创新课题620项,累计创效7亿元,推动党建和一线生产紧密结合。

实化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与经营指标同步制定、责任同步落实、情况同步跟踪、工作同步评价、业绩同步考核的“双五”融合体系。在一重,合格党员的标准就是工作效率多提高5%、重要任务多承担5%、工作质量多提升5%,能否上得了关键岗、干得了关键活是考核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标志。

实化凝心聚力,推动“精神变物质”。“员工思想薄弱的时候,正是抓党建工作好时机”。一重坚持把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状态,在各级党组织推广做实“四帮扶、五清楚、六必谈”,起到了暖人心、聚人心、带队伍的作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二)把市场化机制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一重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五个核算”把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机制成功引入到企业内部,体现到企业方方面面。

层层核算,推行内部运营市场化。推行模拟法人运行机制和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机制,层层建立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将市场化引入企业内部各分厂之间、工序之间,深挖利润源泉。共建立65个利润中心、1079个成本中心,实现班组以上各级组织全覆盖。

人人核算,指标责任到人。将各项生产经营、预算责任指标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逐层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建立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将市场压力传导至每一位员工,实现“人人关注市场、人人挖潜算账”的局面。

天天核算,实时对接市场。实行每天七点半以营销为主导的早间运营调度会制度,不仅汇报市场情况、生产进度,通告质量问题、交货问题,还要将客户的意见直接反馈给研发、生产、管理部门,做到“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天”。

事事核算,实现效率效益贯穿始终。一重的核算涵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物流、资金等生产经营全链条,注重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采取“日跟踪、周联动、旬平衡、月分析”,推动生产经营达到系统最优、效率效益最佳的状态。

综合核算,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标国际一流,确定年度经营管理预算目标,将此作为生产经营工作的行动指南,辅助以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生产管控等的保障,确保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三)把激励约束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全体系,真正做到“强激励、硬约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一重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构建“五个激励机制”,有效配置人力资源,激发员工内生活力。

全员聘任激励。一重在大幅精简机构、压缩定员、分流安置的基础上,以上率下,开展全员市场化选聘,高管率先示范,市场化选聘3名股份公司副总。中层干部带头,通过内部评委2人、外部评委5人的“2+5”公开竞聘评委模式,中层以上干部由320人减至192人,有40%因为竞聘失败没能“坐下来”。业务岗位和技能岗位全面铺开。

双重合同激励。实施“两个合同”管理机制,全体员工签订“两个合同”,以劳动合同解决员工身份问题,以岗位合同解决人员进出问题,在二、三级单位建立职业经理人“三年任期制”管理。对于领导人员,完不成目标收入60%、目标利润70%的自动解除岗位合同,一律“退长还员”。对于普通员工,岗位不达标且经2次培训仍未通过的,解除劳动合同。

分类晋升激励。推行“五个通道”的晋升机制,在行政职务序列之外,从营销、管理、研发、技能、党务等五类岗位入手,建立多种晋升通道,打破原有从技术岗到管理岗的唯一职业晋升通道,实现了纵向贯通、横向互动。改革后,10个工种、33名35岁以下人员走上二、三级单位领导岗位,3名懂技术、善管理的优秀产业工人进入制造厂管理团队。

差异薪酬激励。构建“五个倾斜”激励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五类人员倾斜,收入最高与最低差距超过了3倍,打破了“大锅饭”的长期束缚,发挥了薪酬分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评优评差激励。实施“百名人才工程”,持续开展“百万一重杯”劳动攻关竞赛,有效激发优秀技能骨干创新创造。严格责任指标考核,累计解除岗位合同98人次,解除劳动合同25人。由于经营不善无法完成任务指标的4个单位领导班子全体起立。

(四)把创新创造深度融入企业科研生产全环节,以硬核科技实力形成对国家战略坚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一重围绕打造“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构建“高、超、联、全、智”等五要素创新体系,激发创新驱动力,创新成果迸发涌现。

高——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一重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强研发力度,研发投入年均同比增长达到32.9%,2020年更是同比增长76.5%,突破了多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技术封锁,大幅降低国内相关产业技术设备采购成本。

超——进行超前研发布局。强化在核岛设备、重型容器、大型铸锻件等具有主导优势的技术领域布局,按照“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思路,打造形成一批单项冠军产品、批量化产品、新兴新材料产品等,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联——组建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合作开发“超大型压机”颠覆性技术,与哈工大联合组建了高端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等。与中核、中广核和哈电等央企集团加强合作,组建了跨企业间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协同创新自主攻克了国内首件百万千瓦核电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精加工等技术难题。

全——扎实推进全员创新。搭建形成了以“四级+四类+五室+一赛”为主体的“4451”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设立创新活动室110个,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完成攻关项目3000余个,累计创效近7亿元。

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创新。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建设企业数字化创新中心、智能调度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平台,推进数字化技术治理、模式、方法升级,推动管理创新,加快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五)把共建共享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文化理念,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共享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重在改革发展中,注重利益分享,打造了与员工、地方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一重的共建共享,体现为“五个落”。

落到全员参与上。明确厂务公开“五个规范”“四级公开体系”,每年初召开两级职代会,进行3次以上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受检单位覆盖面达到100%以上。设立了326个“职工代表监督岗”,立足本岗强化民主监督,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落到收入增长上。将职工收入增长指标,写入企业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九大关键考核指标之一,明确与企业业绩确保、力争、创优工作目标相适应的7%、9%、11%增长的薪酬指标增长机制。

落到具体实事上。坚持每年为职工办1—2件好事实事,“民生举措”调查满意率达97%以上。

落到地企深度融合上。大力发展绿色冷链装备及绿色物流、农机综合服务、风电集成开发、秸秆综合利用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企融合业务。目前,地企融合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一重三大业务板块之一。

落到产业链共同成长上。构建“小核心、大平台、轻资产、精协作、聚人才”的协作机制,着力在产业链延伸、配套供应链建设、技术成果转化等加强合作,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及关联产业共同发展。

图片

三、一重的生动实践深化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一重的改革实践把住了新时代国企改革一些规律性认识,对于当前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根本遵循。

一重的改革路径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贯彻落实。

把准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通过抓思想、强党建、固组织、聚民心,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坚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全面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通过拓宽成长渠道、激励创新、为职工办实事,把共创共享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找准国企改革的正确路径。坚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用总书记的思想来统一思想”,夯实改革基础;坚持以改革增活力,抓住市场化用人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实现“一子落,满盘活”;坚持以改革激发传承的“实业报国”“自主创新”精神,发展和振兴民族工业。

精准适用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根据企业实践总结形成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十二个工作方法论,以系统观念设计改革方案,以环环倒逼推进改革实施,以关键少数引领改革攻坚,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这些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贯彻落实和创造性运用。

(二)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任务在于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一以贯之地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一重的实践证明,党的政治优势是提升国企治理效能的组织保障。

一重坚持党建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着力在两个“一以贯之”的融合上出实招,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上下功夫,推进党建经营的深度融合,实行党建业务一体考核,把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实现了以党建带动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市场化机制是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的活力之源。一重经验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机制全面引入到企业内部,推动企业优胜劣汰、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一重的实践表明,国企长期积存的竞争意识不强、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薪酬能高不能低的弊端可改革、有办法、能见效,关键是用好用巧用足市场化体制机制。贯彻两个“一以贯之”高度融合将带来改革裂变效应。正是在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改革才顺利冲破了各种利益藩篱和激流险滩,赢得干部职工的拥护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重的改革活力、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才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焕发,两个“一以贯之”正转化为推动一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重通过“强激励、硬约束”的制度设计激发了职工凭本事、靠业绩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建立正向透明可预期激励,激励主体重点明确。建立合理有差别、与价值贡献挂钩的薪酬增长分配体系,向营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五类人员倾斜,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其导向和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激励方式统筹兼顾。劳动、分配、人事“老三样”,是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和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重通过改革已基本解决。但这还远远不够,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还要加上晋升成长、共创共享、传帮带教“新三样”。

一重“五个通道”晋升机制、职工共建共享机制、开放式科技创新和全员创新体系,让各类人才都有干头有奔头,实现以内部激励提高外部竞争力。考核具化量化,明确刚性约束。一重将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量化、责任细化、跟踪动态化、考核刚性化,“上岗就要竞聘”“任务完不成就退长还员”已成为全体员工共识。

图片

(四)改革设计上的系统集成和改革推进上的操作性、执行力是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基础方法。

只有系统而不是零散、普遍联系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推进改革,才能跳出改革“下不去、不着地”的陷阱,释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效应;只有落下去而不是空悬着、执行了而不是喊口号地推进改革,才能跳出改革“空转”的陷阱,彰显改革实效。抓住关键、串点成面,改革举措相互支撑。

一重抓住用人制度这一要害,全面铺开三项制度改革,减员就要强化激励来提质增效,对接市场就要各方快速联动反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要与个体和组织的薪酬考核挂钩,各项改革举措环环相扣、互为支撑。

把握时序、结合实际,改革实施相互促进。对于“激励”,坚持“从下到上”,先从技术和技能领域的普通职工开始,再向管理岗位推行。对于“起立”,坚持“从上到下”,高管率先示范、中层干部带头,实行公开竞聘。在改革的同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快速发展来稳定和夯实改革成果。狠抓落实、及时反馈,改革成效相得益彰。一重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一重行动”。

思想认同是执行的原动力,持之以恒解放思想凝聚了执行的广泛认同。

操作可行是执行的支撑力,从不以原则应对具体,而是一一回应、具体解决,创建了很多具有操作性、程序性的实施制度。

反馈及时是执行的内生力,说到就要做到,通过一件件看似很小实则不小的事来徙木立信,改革在员工心中树立起了言出必践的形象。

组织保障是执行的推动力,充分发挥好党委领导和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通上下,将党的强大组织力量转化为执行的动力。

图片

(五)国有企业家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变量。

关键词:李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