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万亿城市最新排位:济南超合肥,泉州超福州,天津宁波青岛“混战”

万亿城市最新排位:济南超合肥,泉州超福州,天津宁波青岛“混战”
2023-11-03 13:47: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天津、青岛、宁波三城“混战”

各地消费加快复苏的同时,外贸也在逐步回稳。不过,主要城市之间仍呈现分化趋势。

前三季度,上海、北京、杭州等7个万亿城市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其中,广州进出口总额8153.5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位列24城之首。深圳、青岛均跑出7.3%的增速,并列第二。

从分项数据来看,广州、深圳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7.7%、18.5%,使其在进口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实现进出口总额的高增长。青岛则进口总额增速达13.7%,明显高于出口增速(2.5%),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青岛外贸增势迅猛,很大程度上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青岛原油进口1543.2万吨,增加33.8%,占进口总值的19.9%。

去年,青岛就凭借7.4%的高增速完成进出口总额9117.2亿元,反超天津晋级全国第九。今年以来,青岛外贸增势持续,无疑增添了其冲击“北方经济第二城”的信心。

天津的另一位追赶者——外贸强市宁波,也在加速“回血”。今年前三季度,宁波进出口总额达到9551.05亿元,增速降幅收窄至-0.6%。这也使其以30亿元左右的微弱优势领先东莞,自今年一季度实现反超以来,继续守住外贸第五城的位置。

如果从经济总量来看,天津、宁波、青岛的经济排名相连,依次居于全国的第11-13位。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宁波、青岛GDP分别为12252.61亿元、11817.3亿元、11769.11亿元,分别增长4.6%、5.7%、6%。

三城“混战”,且战况逐渐胶着——青岛今年前三季度GDP与宁波的差距只剩48亿元,与天津的差距则进一步缩小到约483亿元。

而在去年同期,青岛与宁波之间的经济差距182亿元,与天津的差距则高达872亿元。进一步考虑到青岛去年四季度GDP增量只有71亿的表现,今年四季度如果能延续三季度的增长势头,青岛有望进一步缩小跟前两者的差距。

相比之下,西安、郑州、长沙等中西部城市进出口降幅仍在两位数以上。其中西安、郑州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分别为-19.9%、-13.8%,排名垫底。

究其原因,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城市外贸结构较为单一、对于龙头企业的倚重程度更深,适应和规避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带来的调整时间也就更长。

济南合肥上位,东莞继续垫底

不过,凭借工业的强劲增势对冲外贸缺口,郑州在三季度依然跑出了6.5%经济增速,居万亿城市第二位。也因此,郑州GDP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万亿大关,达10435.9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郑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1%,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居万亿城市第三。同时,郑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六省会中均排名第一。

从整体上看,工业表现对“万亿俱乐部”尾部城市的影响更为突出。

比如,今年上半年,合肥一举反超泉州、济南、福州,排名全国第19位,成为万亿城市中位次进步最大的一个。不过,彼时济南GDP与合肥仅差0.8亿元,且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合肥,被认为下半年有很大概率实现反超。

眼下前三季度数据公布,济南、合肥GDP都跑出了较高经济增速——分别为6.2%、6.1%,分列万亿城市第三、第四位。最终,济南经济总量以近11亿元的优势在三季度反超合肥。

具体来看,济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8.1%,仅次于郑州排名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高达12.9%,居万亿城市第一。相比之下,合肥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7.6%、9.3%,略低于济南,但放在24个万亿城市中也处于领先水平。得益于工业的强力带动,济南、合肥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均赶超南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今年一季度,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4%,是万亿俱乐部成员中降幅最多的一个,泉州也成为彼时GDP唯一负增长的万亿城市。到前三季度,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成功转正,但仍在万亿城市中排名靠后。

在最擅长的工业领域持续失速,也让泉州在与省会城市福州的经济总量竞逐中优势减弱。相比上半年,泉州尽管在前三季度实现了对福州GDP的反超,但相比去年同期,二者差距已从近600亿元缩至不到200亿元,福州仍有很大概率再次在年末“扳回”局面。

再看东莞,其前三季度GDP8118.72亿元,增速2%。不仅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在万亿城市中倒数第一,还掉队明显——除东莞外,其余23个万亿城市增速均在4%以上。前三季度,东莞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88.59亿元、同比下降0.3%,规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增速双双垫底万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总体来看,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呈现逐月向上的态势。就其第一大支柱产业、也被视为东莞经济“晴雨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而言,9月当月增速已恢复至9.3%,有望带动工业经济整体企稳回升。

差距之下,年末承压冲刺仍需加速加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万亿城市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