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李想集锦】(246)| 论“先立后破”——解读政治局会议“先立后破”理念并对五大领域的分析

【李想集锦】(246)| 论“先立后破”——解读政治局会议“先立后破”理念并对五大领域的分析
2023-12-12 11:35: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哨”会议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多个维度有新的提法。“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这次政治局会议最重要的信号,背后的根本逻辑在于我国目前最需要做的是维持中速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保持稳定。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信号,是经济工作方法论范畴。对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

“破而后立”是一个成语,另一个成语“不破不立”,即不打破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中央提出“先立后破”,表明政策上不能急于求成,是一种通过培植增量逐渐化解存量的思路。“先立后破”的意思是先把新的体系建立起来,支持新体系的发展,减少对于旧体系的支持,引导旧体系中的资源逐渐向新体系中注入。重要的是“后破”,不要“先破”。“先立后破”的好处是可以兼顾社会的稳定,不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动荡,但是坏处是变革见效比较慢。有些改革不得不暂时慢下来。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论。

图片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制是“先破后立”的案例。当时通过国企改制带来的下岗潮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动荡,一代人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最近中央表达要“先立后破”,是纠正运动式减碳中提出的。不能在确保企业和居民有足够能源保障之前,就急剧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危害整体经济发展。

现在提出“先立后破”,显然重点不在于“先立”,而在于“后破”。在很多省份,房地产的教训是明显的,新的办法没有形成,就让其陷入困境,带来极大的被动。

“先立后破”说白了,就是不要“一刀切”“硬着陆”式处置,而要充分做足、做细方案,有序连贯衔接,尽量减少高烈度冲击及经济资源耗费,提高有效性和精准度。起码,很多地方在五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先立后破”,也要从这五个方面做起。现在就这五个方面在2024年的思路提出看法。

01 第一个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先立后破”观念产生的直接来源,是生态环保或者说双碳领域。我们知道,曾经一度过于激烈的生态治理,导致出现了缺电问题。《求是》刊登过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部分讲话,也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文,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研究能源的需要注意,火电(传统能源)的上限,就是可再生能源的上限;壮大新能源,需要先壮大火电(传统能源)。新能源没有上来,就让煤炭停止开采。在北方几省,都有表现。还比如长江经济带强调生态保护,就不能上新的基建项目。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有些地方,只讲政治,不讲经济,以政治表现代替经济规律,其政绩观使得地方经济陷入死胡同。最后,是总书记一再批评,才扭转这种现象。教训何其深刻!

图片

02 第二个问题,是制造业转型问题

关键词:李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