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潜力:以中日韩FTA撬动三国经济发展
中日韩经济总量巨大,同时互补性强,自贸区一旦建成,将在跨境电商、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
1.FTA对跨境电商的撬动:市场扩容与效率跃升
(1)关税减让与成本:重构FTA框架下,中日韩跨境电商综合税率下降,直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艾多美(中国)为例,其通过落户山东烟台,依靠战略布局和政策红利推动该企业2024年纳税额突破6.28亿元,跻身全国跨境电商十强。
(2)物流体系标准化:通过统一原产地认证规则(ROO),中韩日跨境商品通关时间将缩短。京东物流与韩国Coupang共建的仁川枢纽仓,在FTA规则支持下将配送时效将大幅压缩,仓储成本将大大降低。Coupang平台2280万活跃用户(WiseApp,2022)由此成为中日企业进入韩国市场的战略入口。
2.FTA对半导体产业的撬动:技术自主与供应链重塑
(1)破除技术封锁壁垒:针对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限制,FTA推动建立半导体材料“白名单”制度,推动光刻胶等19类关键材料的区域流通成本降低。中芯国际采购中端光刻机的周期将大幅缩短,设备认证成本将下降。
(2)垂直整合降本增效:FTA可以推动形成“日本材料—韩国制造—中国封装”的闭环体系。28nm芯片在区域供应链下的综合成本将会降低,三星电子预估此举可减少因断供导致的年损失。
(3)联合研发突破瓶颈:三国可以推动设立联合研发基金,重点攻关14nm自主光刻技术。华为与东芝的存储技术交叉授权案例显示,技术标准互认使专利授权成本下降28%,加速技术迭代。
3.FTA对人工智能的撬动:算力聚合与规则主导权
(1)算力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在FTA框架下建立超算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中国TOP500超算资源、日本量子计算机及韩国AI芯片。DeepSeek开源模型通过区域适配,训练成本大幅降低,增强全球竞争力。
(2)应用场景协同开发:在自动驾驶领域,推动形成“索尼CMOS传感器+商汤算法+三星Exynos芯片”的技术包;智能物流系统中,京东分拣机器人因与日本发那科技术对接,推动采购成本下降。应用端的协同促使三国在AI专利领域的全球占比提高。
(三)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和合作推进的当前挑战
1.面临地缘政治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合作信心下降
当前东北亚地区正面临地缘政治环境恶化、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和美国安全架构强化的三重挑战:乌克兰危机外溢和朝鲜半岛局势升级推高地区风险,日韩在对华合作上呈现"经济依赖与安全疏离"的矛盾态势;与此同时,美日韩三边机制在军事协作和供应链重组方面持续深化,但三方对华政策仍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地区国家陷入经济合作惯性延续与安全对抗升级并存的战略困境。
2.日韩两国国内状况频出,合作进程放缓
韩国国内持续的政治危机已经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压力。韩国国内政治分风波不断,从2024年初李在明遇袭,到年末紧急戒严事件及尹锡悦弹劾案等连锁事件接连发生。据韩国央行1月23日公布数据,受出口增速放缓,国内需求低迷以及政治危机等因素影响,韩国2024年经济增速为2%,不及预期。同期一项调查显示,韩国1月商业信心连续第二个月创下四年多来最低。韩国央行此前宣布,将2025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6%到1.7%,低于此前预测的1.9%。韩国受其内政影响,经济局势不容乐观。日本政府自身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的开展。仅从企业破产数据来看,据京商工研究所数据,2024年1月份到10月份,日本企业破产总数为8323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7.6%。而自然灾害、货币贬值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日本经济。导致日本对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心态矛盾,参与谈判热情和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