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记者来到潍坊市民主街的山东华申动力设备公司。该公司位于一家纺织企业院内,在陈旧的厂房内,数十名工人正在作业。地面摆着一批批用薄膜装好的柴油机,其铭牌内容为英文,并未注明厂家和品牌。
记者以买家名义与该公司销售人员刘锦亮见面。刘锦亮介绍,公司正建新厂准备生产“国四”产品,而目前生产的仍是“国二”柴油机,去年的产量有5万多台,主要销往莱州,“光莱州拖拉机这一块,一年就销2万多台……都是国二的。”
距离华申公司数公里之外的潍坊羊玛动力有限公司,也生产农机用的“国二”柴油机。记者在该公司车间发现,生产好的柴油机并未贴铭牌。工作人员介绍,其产品的英文铭牌是发货时“现发现贴”,“因为是国二机,就怕有人来查。”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柴油机排放限值的公告,环保部门加强柴油机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不达标产品行为,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3月25日,记者以消费者名义,来到位于潍坊经开区的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经济分局咨询。
“他们可以买国二的柴油机吗?”该局环境监察大队一名工作人员转头询问同事,而其同事也不能确定:“好像都不能生产了,不是淘汰了吗?得查一下。”
“我们没办过这样的业务,让他们(工作人员)抓紧问一下。”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经济分局局长张宏一表示,“国二柴油机应该是出口较多。销国内是不是允许,我拿不定主意。得查一下有关规定。”
最后,该局一名工作人员答复:“我们环保是管使用,生产咱不管。所以你买国二的柴油机,我们是不管的。”
监管部门只管“投诉”?业内人士呼吁整顿市场
对于环保部门在整治柴油机领域的职责,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经济分局的工作人员认为是“管使用、不管生产”。莱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则有不同理解。
“我们环保部门主要管生产,销售这块由市场监管局管。”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州分局环境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吴岩涛说。3月25日记者以经销商名义咨询时,吴岩涛表示环保执法人员会“不定期”去企业抽查。
那沙河镇为何仍出现违规生产销售“国二”拖拉机的情况?“这块我们可能没发现。”吴岩涛介绍,环保执法人员检查时,厂家可能隐瞒销售渠道,“他们对你说是在国内销售,对我们就说销往国外。”
在农用拖拉机的销售环节,莱州市市场监管局沙河监管所时常接到消费者投诉。“我们这边的拖拉机靠电商销售,投诉特别多,(来自)全国各地。”该所所长王宝军透露。
在办公室的王宝军
3月19日,王宝军在微信群“沙河机械生产产业群”发布通知,要求各企业妥善处理售后问题。“本周三天接到近80起投诉,舆情3起,信访2起……主要集中在定金、运费、售后服务等方面。”王宝军在微信群指出,“有些电商太嚣张,把违法行为说得理直气壮。说明我们监管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
3月24日,记者以经销商名义咨询时,王宝军表示,按规定“国二”拖拉机不能在国内销售。“你找我,我肯定说不行,不允许在国内销售。”王宝军说:“但我不知道你们以什么形式买卖,你们这是一种市场经济,其实我们也控制不住。”
对于沙河镇生产的“国二”拖拉机在国内销售,王宝军表示辖区经营户众多,监管上有难度,“我们只有十多个人……我们顾不过来,只能把投诉处理好。”
在沟通中,王宝军暗示可放心经销“国二”拖拉机,“查的概率很低。我们监管的工作太多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一名电商人员在社交平台直播销售拖拉机。视频截图
记者在沙河镇调查发现,无论是电商人员还是线下厂家,均公开向国内销售“国二”拖拉机。
“我们这边没问题,不查。”莱州市凯翔机械公司一名销售人员说,机械制造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要是查的话,我们还能开门做生意?”
当地一名企业主透露,“沙河”在拖拉机行业名声不大好,曾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但效果并不理想,“上级来查‘国二’,他们就通知大伙停产,关门几天。”
谈到市场监管,王宝军称:“作为监管部门,有的事我们也无能为力。”
沙河镇一家拖拉机厂的工作人员正装货运往外地。
对于农机产业的规范和发展,莱州市政协委员杨京峰2023年曾提出建议。莱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公开答复中介绍,全市有农机制造企业42家,主要分布在沙河镇等四个工业乡镇,2022年总产值8.97亿元;当地农机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配套企业层次低、创新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
“‘小而散’的问题较为突出,时常出现临时组装、作坊式的‘散乱污’生产单位,甚至无照经营。”莱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称,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依法取缔一批‘散乱污’作坊,切实保证正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莱州沙河等地的拖拉机产销乱象,从事农机行业多年的高天成多次在网上呼吁“整顿”:“现在的农机市场该去扶正了。”
(来源:齐鲁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