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遭反噬,去年日均关店2.6家亏3.9亿元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遭反噬,去年日均关店2.6家亏3.9亿元
2025-08-11 13:44:2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一段“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突然引爆网络。

视频里,余惠勇面对“水果太贵”的质疑,掷地有声地表示:“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这番话一出口,#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瞬间冲上微博热搜。

评论区瞬间成了热闹的菜市场,网友们的吐槽几乎要把屏幕掀翻。

有网友直言:“吃个破水果还被教育上了”;

有网友反击:“那就让消费者教育你”;

有人玩梗调侃:“他家水果都有教师资格证吗?天天教育教育”;

更有人翻出旧账:“上一个这么说的还是钟薛高创始人”。

从品质标杆到质量问题频发

网上的吐槽声浪里,藏着消费者对百果园的复杂情绪,像是对曾经信任的品牌既失望又惋惜。

其实消费者的需求向来很简单:花合理的钱,买到对等的品质。

有网友说得透彻:“我们不反对买贵水果,但反对‘被教育’着买贵水果,如果品质真能打,哪怕价格高些也认;可要是品质跟不上,还拿‘教育’当幌子,就别怪消费者用脚投票。”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遭反噬,去年日均关店2.6家亏3.9亿元

曾几何时,百果园确实靠得住。

2001年,余惠勇仅靠400元创办深圳百果园,2002年7月首家门店开业,首日销售额1.8万元,单月突破40万元,起步便势头强劲。

创业初期,百果园定位明确,瞄准城市中产家庭,门店多开在中高端小区周边。余惠勇为品牌定下“做最好吃的水果”,精准契合中产消费升级需求,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

而“不好吃退款”的暖心承诺,以及把水果按口感、甜度精细分级定价,让不少人觉得“多花点钱买个放心”值当。

可如今,这份承诺却在一次次曝光中变得面目模糊。

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的报道,武汉银海雅苑门店把腐烂水果切成块,装进精致盒子就成了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往冰箱里一塞,第二天照样贴“新鲜”标签售卖;更离谱的是,车厘子等级全凭店员一张嘴定,普通货能吹成“顶级果”。

最让人膈应的是,连《食品健康许可证》都没有的员工,就在操作间里摆弄直接入口的水果。

这样的乱象并非个例。

更早之前的2022年,有科普博主发布视频称,他们暗访百果园门店时,发现有门店工作人员不仅售卖隔夜果切水果,还把即将变质的水果进行切块售卖。

随后,百果园官方微博发布致歉说明,经自查,视频中两家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果切水果等问题,涉事加盟门店已停业整顿,并责令涉事店员进行停职再教育。

社交平台上关于百果园质量吐槽也不少。

有消费者花50多元买了一盒荔枝,店员拍着胸脯保证“新鲜到货,好吃无核”,结果回家一打开,荔枝早已发霉发黑,汁水透着酸腐味;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遭反噬,去年日均关店2.6家亏3.9亿元

有人买的橘子,剥开外皮才发现果肉已经变质发霉;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教育”消费者遭反噬,去年日均关店2.6家亏3.9亿元

还有人在百果园的果切菠萝里吃出了塑料碎片;

关键词:百果园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