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随着寄存柜在景区、地铁站、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普及,本应省时省心的存包服务,却成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寄存柜投诉密集的问题更多指向押金难退:要么提现流程过于烦琐,要么干脆找不到退款入口。有消费者遭遇长期拿不回押金,投诉无果。一项便民的服务为何反而给消费者添堵?问题该怎么解决?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时注意到,寄存柜相关投诉已有近千条,押金“有去无回”是最突出的问题。
游客李旭云告诉媒体,前不久,李旭云在浙江湖州一景点游玩时选择扫码使用景区的寄存柜,存取过程十分便捷。游玩结束后,李旭云本以为寄存柜押金会自动退回原支付渠道,但当她查询支付明细时,发现这笔钱并未到账。“我发现有一个问题非常不合理,寄存柜需要收我的押金。但是押金返回,我以为会直接退回到支付宝或者微信,但是过两天我才发现,原来是退回到小程序的钱包里。可以取出,但是需要点进‘我的钱包’,操作一下才能提现,不点进去不会发现这笔钱。”李旭云说。
广西的消费者州州(化名)曾两次在南宁的一家游泳馆游泳,通过扫码方式使用了馆内的智能寄存柜,每次支付50元押金,累计100元。事后核对支付记录时,州州才发现这两笔押金并未按预期原路返还至支付账户,而是被自动转入了寄存柜对应的小程序个人账户内。
州州说:“我扫二维码,是一个小程序,先支付50元押金。一般使用储物柜,都会默认用完柜子以后返给我,但是对方把押金放在小程序账户里,不会退还,要自己主动把50元提取出来。因为隔了很久,再去看那个小程序,小程序上账户应该有50元,但是却发现没有了。”

相关截图(央广网发受访者州州供图)
州州随后多次联系寄存柜对应的小程序客服,直到接通电话后,客服才告知,今年的押金可按原路退回,此前的需要添加指定微信才能办理退款。“给你退,你查收一下就好了,已经到账了。没有100元,只有50元,2024年的太久了,要加微信退一下。”客服人员说。
州州使用的寄存柜对应的小程序客服明确告知,到账的50元是今年3月州州使用寄存柜的押金,2024年使用的那一次,需要添加指定微信办理。按客服告知的路径操作,26日晚十点左右,州州才收到了全部押金。

相关截图(央广网发受访者州州供图)
江西抚州一景区漂流部经理项未在采访中称,此前景区的部分场所寄存柜存在押金难退、退款说明模糊等问题,给游客造成了不便,景区发现问题后已第一时间更换了服务供应商。
项未表示:“我们以前提供的供应商柜子会遇到退押金困难、流程比较烦琐的问题,也会遭到游客投诉,没办法第一时间给游客解决。后面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以前的供应商更换了。新供应商的后台比较完善,我们建了一个群,把景区工作人员和供应商后台系统的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现在再发现退押金类似问题,工作人员往群里一发,供应商后台就把事情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