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聚焦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就近办”的办事需求,以“社银合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银行网点布局广、服务规范的优势,推动社保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构建起“城区15分钟、乡镇30分钟”的“1530”社保服务圈。
标准引领,试点先行
今年2月1日,《合作机构经办社会保险业务规范》(GB/T 44857-2024)正式开始实施,确立了合作机构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的合作原则、程序和要求。“这份国家级标准的出台,规范了合作流程,让我们推进‘社银合作’工作更有底气、更具方向。”潍坊市社保中心信息管理科科长冯汉中表示。
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批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潍坊市推进“社银合作”标准化工作具备先天优势。早在2018年,该市就在全省率先完成标准化、信息化和一体化“三化”建设目标,并同步提出强化“社银合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思路。2022年,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依托领取社保待遇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社保等人社服务逐步延伸至社区、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后续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今年以来,潍坊市以开展山东省社保业务“社银合作”标准化先行先试为契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制定《潍坊市深化“社银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合作事项梳理、网点建设、风险防控等9项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步骤与时间节点,为合作开展划定“路线图”。
为保障“社银合作”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潍坊市首先选取诸城、安丘2地开展试点,在业务对接、流程规范、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反复打磨,总结出“业务下沉高效化、服务流程标准化”的典型做法,构建起“政府主导、银行协同、风险共防”的合作机制,为实现全市范围“社银合作”全覆盖筑牢了根基。
“围绕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保密规定等重点内容,我们指定社保业务骨干定期对银行员工进行培训,并联手银行面向群众开展‘学习社保业务有奖问答’‘晚间宣传社保知识一小时’‘社保知识宣传’厅堂微沙龙等活动,既确保合作网点员工熟悉社保流程、准确操作,又真正让社保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安丘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娄海涛说。
织密全市街镇社保“服务网”
“我们餐厅一直人手紧缺,过去给新员工办社保登记,得专门跑一趟社保服务大厅。从乡镇到市区路途遥远,光是来回奔波就得花上七八十分钟。”在潍坊“社银合作”服务网点,餐饮商户经营者陈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可省事多了!过个红绿灯就是银行,不仅能给员工发工资,还能直接在‘社保专区’办理参保手续,进一个门,办两件事,真是又快又方便!”
在“社银合作”网点布局上,潍坊市将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作为第一导向,统筹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面向“客户”布局网点。城区布局重点在企事业单位集中区域和人口密集的大型社区周边选定银行服务网点,侧重企业和职工类社保服务。乡镇和农村布局优先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银行分支机构布点,确保每个乡镇和有条件的大型社区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服务网点。
农商银行凭借网点多、分布广、服务贴近群众且社保数据传输安全系数高的优势,成为最早参与“社银合作”的银行之一。“我们从2014年就自主研发了‘农商宝’自助服务终端,投放于农村金融代理服务点,可以办理社保缴费查询、待遇发放查询等业务。”潍坊市联社市场拓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悉,“农商宝”已升级至第三代,整合了生活缴费的“民生通”与社保医保查询缴费的“政务通”功能,全市布设的终端数量超过3400台,让偏远山区群众也能便捷查询社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