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淄博凭什么示范?东岳掌握“氢燃料电池芯片”,创始人坦言研发太烧钱

淄博凭什么示范?东岳掌握“氢燃料电池芯片”,创始人坦言研发太烧钱
2021-09-25 14:57: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为保工业安全,国家不得不保留早已过时、约占总产能15%的隔膜工艺产能,以备不时之需。

2009年,随着东岳氯碱离子膜的量产和万吨氯碱装置投产,进口离子膜价格应声大降45%。国家发改委当即下文,一次性全面淘汰了隔膜工艺氯碱产能。

2008年,温哥华AFCC公司(奔驰—福特车用燃料电池公司)一专家回国考察,张永明教授将其邀请到东岳集团。温哥华被业界称为全球氢燃料电池“发源地”“大本营”,聚集了众多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

这位华人专家详细介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市场应用前景以及AFCC。这引发了张建宏和张永明的浓厚兴趣。

原来,氯碱离子膜与燃料电池质子膜分属两大产业,却同属氟化产业,有着共同的原料——全氟磺酸树脂。东岳集团研发离子膜过程中,已拥有了从萤石到四氟乙烯、再到全氟磺酸树脂的上游产业链条,向下游研发事半功倍;AFCC则能根据汽车公司实际市场应用,提供技术指导、试验评价以及改进意见——这等于为上游核心部件的研发提供了与汽车产业需求相对接的方向。

眼看氯碱离子膜研发已近成熟,张建宏和张永明又组建起新的研发团队,着手攻关质子膜。

“从0到1的研发,太烧钱了”

东岳集团研发离子膜与质子膜,相似之处是,攻关的都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度巨大;不同的是,氯碱离子膜市场广阔,而作为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的质子膜,当时几乎看不到应用前景,甚至多个汽车巨头中途离场,即使研发成功,也不一定就能带来相应的收益。

作为后来者,张建宏提出了“以高补晚——引进高新技术缩短行业差距,以大补晚——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以快补晚——用其他企业1/3的时间投入生产”的赶超措施。

起步阶段,东岳集团只能在实验室从研发手动质子膜开始,同时对标先进公司的技术路线。但东岳也有自己的优势——多年氟化产业的技术经验储备,能够自行生产原料。

研发是一项高额的风险投资:张建宏划拨100万元,专门用作张永明课题经费,投资1亿元建了国内一流的研究院。东岳从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引入了260多名博士、专家,到淄博安家落户,又分别在上海、北京、深圳、日本、加拿大、德国建立6个研发中心……有一年研发项目投入高达5亿元以上,而东岳集团当时年销售收入只有8个亿。

前沿科技的研发,宛如在岔路众多的山道上前行。东岳集团首先攻关的,是当时占据全球主流的均质膜技术。眼看着小批量生产试验已经完成,产品性能也令人满意,可2012年应用增强材料的复合膜,以强度更高、寿命更长、性能更优,获得了业界与市场的广泛认可,东岳集团不得不急打方向、改换路线。

“研发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路径的选择。一个产品最终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取决于成本、寿命、性能等综合指标能否达到客户需求,有时研发就像走到一个岔路口,有的路径在单一指标上具有优势,可沿着这条岔路走下去,却发现其他指标无法满足。只好退回到岔路口,从头开始……”东岳氢能研究所所长王丽坦言,质子膜研发经历了几十个重大关口,只有每个路口都选对了,才能成功。

研发,对标,改进,再研发,再对标,再改进……至今,张永明已数不清自己在研发中遇到多少棘手的难题,在实验室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但每逢挫折、困难,甚至研发陷入停滞时,张建宏与东岳集团从未动摇。

随着全球碳中和时代来临,氢能汽车市场前景逐渐明朗。2012年AFCC在全球展开了一场大筛选,包括中国东岳集团,美国戈尔公司、杜邦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等十几家企业,送交样品参与评测。最终,东岳集团“通关”,双方开始签约合作进行量产稳定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等指标的攻关。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