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水清天蓝鸟飞回——白鹭安家青岛莱西姜山湿地

水清天蓝鸟飞回——白鹭安家青岛莱西姜山湿地
2023-08-20 09:14: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如今,经过系统治理,姜山湿地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及以上标准。

富有成效的整治

日前,“唤醒星河”音乐节在姜山湿地举办,万亩湖区,碧水蓝天,一众知名歌手聚集,现场近万人跟随音乐节奏舞动,星空、嘻哈、摇滚、烟花秀等时尚元素集聚,好不热闹。一时间,姜山湿地成为青岛乃至胶东半岛瞩目的热点。

这已经不是姜山湿地第一次承接文旅活动,作为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垂钓、马术等项目的举办地,农文旅相融合、绿色协调发展的路子让当地群众对姜山湿地颇为自豪。“哪能想到现在这个样?真是‘恍如隔世’。”今年60岁的姜山六村村民苏暖如此感慨。

“早年间,因为地势低常常受到水涝灾害,老话讲姜山大洼‘十年九不收’。”提起童年记忆,苏暖直摇头:“有的年头老百姓干脆就不播种了,因为种了也是白忙活。”

1958年开始,经过水利整修、易地搬迁等举措,昔日的姜山大洼已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湿地,总面积达2万亩,水域面积1.6万亩,珍稀动植物更是丰富多样,已发现并确定的植物282种,国家级珍稀植物就有7种,447种动物在此繁衍生息,白天鹅、灰鹤等20余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时常来做客。

“初冬初春时节,像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等南迁北还的各类候鸟如‘过江之鲫’,姜山湿地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候鸟驿站。”青岛市观鸟协会会员、摄影爱好者贠林说,“白鹭更是在这儿‘安家’了,一年四季都有白鹭的身影”。

今年62岁的贠林因为爱鸟、拍鸟,被圈内戏称为“鸟叔”。随着姜山湿地生态改善,近些年贠林近距离观察拍摄过往“稀客”的机会越来越多。贠林分析,姜山湿地环境安静,食物丰富,多次发现各种鸟类的野生种群,进一步证明了姜山湿地已成为我国野生鸟类的重要迁徙地之一。

“鸟类尤其是珍稀鸟类对外在环境非常敏感,过去在北方非常少见的‘稀客’渐渐成为姜山湿地的‘常客’甚至成为‘住户’,这其实反映了包括水质、空气等在内的整体生态之变。”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表示。

从昔日大洼到珍稀、濒危鸟类争先恐后前来“安家”的“香饽饽”,姜山湿地终于克服“成长的烦恼”,完成华丽变身。

科学引导的探索

水清了,天蓝了,鸟来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莱西市为充分发挥好湿地生态经济价值,把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探索边保护边开发,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打造山东半岛最适合休闲度假的内陆湿地景区。

2016年,莱西市引入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就姜山湿地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自主投资、引入合作方等方式,利用姜山湿地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进行生态保护性开发。

南通三建运营部经理孙泽普告诉记者,通过初步完善姜山湿地游览功能,打造水上观光线路,在周边增设露营度假、研学等配套产品,以5A级高品质旅游景区为目标进行生态保护性开发。

“我们对姜山湿地的试点开发总体态度是慎之又慎,在全封闭管理基础上探索实施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到现在姜山湿地开发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20。”孙泽普说,姜山湿地引入合作项目必须要经过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村民代表、社会人士等多方大范围论证,证明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方可引进。以计划落地的华侨城文旅项目为例,该项目自2022年7月开始论证,经过一年多的论证,才初步探索出了以“生态+产业”的模式进行生态反哺。

关键词:姜山湿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