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的究竟有多“深”?

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的究竟有多“深”?
2023-12-16 08:54:1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今天,如果介绍德州,往往会提到两个词:“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大家习惯以此形容德州便捷的交通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德州是山东的“北大门”,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山东地级市,德州作为山东唯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城市,敞开怀抱,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屡结硕果、优质项目纷纷落户,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各项便民措施稳步推进……德州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单。

敞开怀抱,项目扩圈丨德州深化融入京津冀,加快发展硬实力

高位谋划,主动作为

从2015年德州纳入京津冀规划,“一区四基地”正式确立,2016年支持德州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11月,《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定位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再到202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20条“硬核”政策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7月,国家发改委专文批复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事项,这些都让德州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德州高度重视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成立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对接合作央企、省企机制,聚焦“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持续抓好国家和省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目前已完成49项,正在推进78项,加快推进产业融入、市场融入、平台融入、政策融入,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校、招医引药“四招四引”,借势借力下功夫,努力实现新突破。

以招才引智为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面前,德州比任何时期更加渴求人才,德州下大力气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克服万难打通政策通道,用政策聚才,待人以诚,拿出真金白银。

山东有研是德州2018年引进的央企项目,但由于受到社会保险缴纳地、个人档案等原因的限制,公司从北京来的高端人才虽然在德州工作,却无法享受到当地的各类人才政策补贴。针对这一痛点,2022年11月,德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德州市人才政策“破格权”实施细则》,对重点科研类平台和近3年从市外招引的重大“双招双引”项目,可不受平台性质限制,参照德州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标准,同等享受市级和所在县(市、区)人才政策。其中,全职在德州市工作的人才,可不受社会保险缴纳地和个人档案限制,同等享受市级和所在县(市、区)人才政策。在德州市公布的第一批享受人才政策“破格权”用人单位中,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被纳入。

敞开怀抱,项目扩圈丨德州深化融入京津冀,加快发展硬实力

同样被纳入的还有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公司自2019年与德城区成功“牵手”以来,受限于平台性质,仅企业享受到了市、区两级给予的政策补贴,而与来到德州的20余名北京的高端人才却无法享受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

行政总监宁树林告诉记者,团队20余名高端人才都是从北京来到德州全职工作的,往往要一周甚至更久才能回趟北京。有了“破格权”这张“门票”,团队成员就能享受到当地的人才政策,这不是简单的收入或者待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德州惜才、爱才、护才的真心实意。

另外,德州近年来深入实施“人才兴德”战略,主动对接北京人才资源,高标准建设德州驻京“人才飞地”,创新实践“研发在北京、智造在德州”运行模式,助推德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月12日挂牌成立的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经过了多半年的成长,已经成为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窗口”。目前,已吸引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等34个项目入驻孵化,集聚包括5位院士、15位教授、65名博士在内的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已在德州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4.69亿元、已到位资金9704万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9.8亿元、利税4.26亿元;拟在德州新落地项目9个。

敞开怀抱,项目扩圈丨德州深化融入京津冀,加快发展硬实力

描绘“北引擎”发展蓝图

关键词:德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