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区治理“向心力”
针对解决“小区事务社区管不过来、物业服务跟不上、居民对此不买账”的问题,绿色家园社区党委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挖居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物业和志愿服务品质。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安全兜底。针对小区存在的电动车飞线充电、楼道内违规停放、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成立由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安管部、业委会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逐楼栋、逐单元、逐户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和整改。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充电设施不足问题,逐个点位分析每栋楼的停车棚和充电桩缺口,精准选择停车棚建设位置、规模、充电设备等。今年以来,先后新建6处非机动车停车棚,配套安装120个充电桩,为12栋居民楼安装35个电梯梯控,从根源上解决了电动车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二是推行“帮办跑腿”,补位服务空缺。在小区物业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中心”,由物业企业提供家政服务、维修预约、信息共享、法律咨询、心理服务及定制生活服务等6大项30余项贴心帮办服务,让小区居民在急需时刻,呼有所应,资源可寻。由社区与物业企业联动,组织社区周边商户组建“爱家园”志愿服务队,挂牌13家“便民服务驿站”,配套手机充电装置、急救药箱、雨伞、针线包、老花镜等“小物件”,向居民提供随手可触及的便捷服务。
三是实行“扶弱助残”,深化志愿服务。围绕“一老一小一困难”三大群体需求,社区精准打造“家园一家亲”救助服务品牌。联合小区物业开展“爱心送餐”、“安居维修”、“善暖家园·浴见幸福”3个助老服务项目,累计上门送餐2400余次,提供义剪、义诊、义务维修等服务200余次,每月为社区80岁以上和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免费助浴服务1次。成立阳光教育和少年先锋志愿服务队,由物业提供服务场所,开办“四点半课堂”,缓解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真空问题。成立“绿色家园社区公益基金”,建立社区数字就业驿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学捐赠等服务,为残疾人、下岗失业者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