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威海十二条措施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威海十二条措施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25-03-31 18:50:5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注重聚焦一线,强化激励引导。坚持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进一步增强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和技能荣誉感。

注重问题导向,强化多元供给。聚焦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从打通技能人才成长进阶通道、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举措,让一技之长者有事业舞台、有上升通道。

近年来,威海市大力实施技能兴威战略,打造“技能兴威”品牌,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平台53家,获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821人。

夯实培训基础,让技能人才长本事、有舞台。一方面,创新实施“工学一体技工培育项目”,搭建“培训机构列单、企业选单、政府买单”和“院校与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训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3+3”工学一体培训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群体技能培训16.22万人次,每年举办市级技能竞赛30余场,以赛促学,以赛强技。另一方面,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职业、新业态,开设了10个大类、32个专业,3家技工院校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院校两次被人社部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0个,为威海市企业稳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拓宽评价通道,让技能人才有奔头、增干劲。一方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把技能人才评价权“放”给企业,全市自主评价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达到315家,累计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9万本。另一方面,深化高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贯通互评”,目前已经扩大到农业、工艺美术、技工院校等8个职称系列,共有41名技能人才获得相应领域职称。

聚焦激励保障,让技能人才有获得感、得实惠。在政策激励方面,出台《加强新时代威海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二条措施》,给予中华技能大奖等高技能领军人才最高20万元奖励,给予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最高50万元奖励。在服务保障方面,为符合条件的100多名高技能人才,发放威海“英才卡”,高技能人才持卡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30项绿色通道服务,服务数量和内容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威海市总工会通过技能赋能、激励引领、资源整合三条路径,全面助力高技能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威海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能力提升平台,推动“一岗多能”。搭建竞赛提能平台,围绕产业链、重点项目、创新创效等领域开展示范性竞赛100场次,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省级竞赛,实现竞赛从班组到企业、行业、重点工程、产业链的全贯通。建设培训提升平台,建成31家市级工匠学院,基本覆盖全市高技能人才紧缺领域,成立工匠学院联盟,1200多名高技能人才实现技能等级再提升。

完善激励引领机制,畅通发展通道。加强榜样引领与荣誉倾斜,培育20名“威海工匠”,每名“威海工匠”奖励1万元,2024年培育2名齐鲁大工匠、5名齐鲁工匠和5名省级产业工匠,在各级劳模、五一奖等评先选优中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聚焦产业链上百人以上建会单位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推动技术工人“以技提薪”,百人以上企业集体协商签订率达90%,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70%。

优化技术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同。建立“企业基础—产业标杆—市级示范”的三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机制,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碳纤维等战略性产业,2024年新建市级示范工作室25家,覆盖80%重点产业链企业。打造工会“技术红娘”品牌,摸排企业一线生产技术难题,对接全市高校、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外脑”,全力突破企业“卡脖子”难题,先后促成天润工业等企业的86项技术完成合作,合作研发产品创造效益1100余万元。

关键词:威海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