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兵”到“协同”
“一盘棋”思维聚势能
清晨,地平线泛起丝丝亮光,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薄雾如一尺纱,被鸟翼划破,还不灼人的日光从缝隙中流溢下来,淡淡的金色洒落在三角湾村的青峰绿水间。山水掩映间的村落却并不静谧:这边,石匣村和三角湾村的志愿者正拿着铁锹清理着杂草;那边,渔湾村的志愿者推来了小车,搬运碎石乱块。只听“起!”一声吆喝,原来是小辛村、冯张宅、下白秋村的志愿者合力将乱堆乱放的枯木抬起搬走,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些都是“人居环境攻坚志愿队”的成员。
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如果每村各自为战,费时费力;但若协同作战,则可整合资源,全盘统筹,省时省工省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官庄街道的各村联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一个村。这种“村村互助”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各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氛围。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各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自来水提升工程中,“村村互助”模式再次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面对地形崎岖、岩石坚硬、道路狭窄等自然障碍,以及保障施工现场群众住房、石堰等安全的多重挑战,各村在官庄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通过“村村互助”模式,相互支持、凝聚智慧,共商解决方案,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形成“问题共解、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成功克服了施工中的种种困难,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山区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也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潜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官庄街道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中草药种植。柳峪村与三角湾村通过与山东中科中药材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统筹资源、技术等要素,流转土地近200亩,全力打造“原生态中药谷”,助力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在柳峪村和三角湾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官庄街道通过“村村互助”模式,积极推广中草药种植经验,预计中草药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展到3000余亩,进一步壮大中草药产业规模,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官庄街道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红映青山”品牌,推动粉皮、鸡蛋、小米等农产品的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党建引领和“村村互助”模式的协同推进,各村共同参与品牌建设,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共绘党民“同心圆”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村互助”服务模式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官庄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推动“村村互助”服务模式的实施,精心构建“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工作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绘就了一幅党群同心、共谋发展的生动图景。
官庄街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压实各村党支部主体责任,细化分工、明确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积极落实分片包干制度,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忧,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彰显了新时代党员的担当精神。在“党建引领在官庄”的品牌带动下,官庄街道形成了“党旗在前,示范引领,群众在后,助力向前”的良好氛围。
在官庄街道,老百姓们口中常常念叨着“建设‘一条街’、畅通‘两条道’”的新举措。这是官庄街道为了答好“民生卷”,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而采取的创新实践。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官庄街道进一步拓宽了民生服务渠道,畅通了反映诉求的途径,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建议,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我在群众身边,群众在我心上”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成为了官庄街道的努力实践。
为了畅通反映诉求的途径,官庄街道各党建工作区设立了“民生会客厅”和“内部热线”两条通道。“民生会客厅”的设立,不仅是群众工作新模式的探索,更是官庄街道党建工作区“我在群众身边,群众在我心上”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工作人员会认真倾听群众问题,并采用“村村互助”的服务模式尽力解决。同时,“民生会客厅”也为群众参与议事协商开辟了新阵地,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倡树了“人人争做主人翁,美丽乡村我先行”的新风尚。
以文化“软实力”
铸就乡村振兴“硬支撑”
和煦的微风拂过树梢,明媚的阳光普照山村,马闹坡村独居老人家门口,巾帼志愿者们正在一针一线制作纯棉花被子,大家边做被子边拉家常,其乐融融。“您晚上盖上这个睡觉肯定暖和……”志愿者们将崭新的被子放到了独居老人的手中,老人开心极了,连声感谢。这是官庄街道“早敲门晚问候”志愿服务项目的温馨场景。
时代浪潮起伏,灯塔引领航向。官庄街道坚持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和着“乡音”带着“泥味”的理论宣讲,传递温情“点单配菜”式的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面对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官庄街道努力走出一条贴近群众又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道路。加强阵地建设,让文明实践有“根”;强化队伍建设,让文明实践有“枝”;加强项目引导,让文明实践有“叶”;强化“五为”服务,让文明实践有“果”……就这样,一朵朵文明实践之花在官庄街道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成为一道道多彩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2024年以来,官庄街道“理响官庄”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520余场,不仅深入宣传了党的政策、传播了文明理念,更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将“讲台”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校园教室等,围绕党的精神、文明实践等内容,以“家常话”解读大道理,用“身边事”传递正能量,使宣讲工作更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有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乡村治理的深入开展。
官庄街道以善治善为为理念,以村村互助为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展望未来,官庄街道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再谱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章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