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企业品牌升级,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数字标签为食品企业提供透明化展示窗口,通过公开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及质量检测数据,强化消费者信任,塑造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同时,数字标签减少了纸质标签的印刷、改版及油墨消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契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这一举措既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数字标签为监管部门提供高效监管工具,扫码即可对产品营养成分标注的准确性、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性等关键信息进行核验,解决传统标签因印刷模糊、位置隐蔽导致的监管难题。数字标签整合的追溯体系可实现从零售终端到原料供应商的全链条逆向追踪,有效提升风险处置效率,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推动实施了数字标签的推广应用工作。市市场监管局作为监管部门,是如何助力食品企业开展这项工作的?
推动数字标签应用是提升食品行业智慧化、透明化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部门将从“宣、帮、管”三向发力,做好“引导员”“护航者”,提高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答疑解惑,打造数字标签“认知圈”。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之初,食品生产企业不了解数字标签与现行的纸版标签有什么区别,存在许多疑惑。为此,我们采取“线上解读+线下宣讲”开展培训工作,向食品生产企业介绍推广数字标签的责任和意义,普及数字标签在降成本、拓渠道、提公信等方面的优势,破除企业“怕麻烦”“怕投入”的顾虑,指导企业做好数字标签的试点工作,奠定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的主体意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自管自控,提升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现场指导,做好企业发展“服务员”。组建“数字标签服务专班”,积极深入企业,摸排辖区内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有推广数字标签意愿的企业参加首批试点,帮助企业提供“从编码生成到数据上传”的全流程指导,帮助企业“零门槛”入门。目前,威海市已有13家企业、21款产品参与试点工作,居全省前列。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强宣传推广,将数字标签的覆盖面扩大到米、面、油、肉等民生关注度高、使用量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监管,筑牢安全透明“防火墙”。数字标签作为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为食品行业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新型挑战。我们将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杜绝利用数字标签进行虚假标注、非法宣传、甚至链接非法内容等行为,确保“码上信息”真实可信。根据近期公布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建立数字标签专项检查机制,完善技术监测手段,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持续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推动数字标签技术创新与规范发展相统一,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强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数字标签是食品产业的“新名片”,更是群众消费的“放心码”。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服务跑在前,监管不缺位”,帮助企业将“数字标签”转化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获得感、安全感!
当前,数字标签应用已成为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重点推进的一项创新工作。作为企业在开展数字标签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具体工作流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