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量管控难题,指导企业聚焦药残和微生物指标,特别是针对中新两国尚未明确规定的黑芝麻农药残留限量,以新西兰设定的0.1mg/kg强制标准为参照,规范农药使用、强化原料检测,同步加强生产卫生管理,严格管控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全方位筑牢食品质量安全防线,为产品顺利通关保驾护航。
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首席专家,药膳技术制作专委会主任焦明耀指出,“传统工艺和国际标准如何结合、过敏原标注、农残和微生物控制等,一直是我国食药同源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此次出口,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潍坊海关、黄元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典范。”
潍坊海关关长蔡龙表示,“此次出口,不仅为潍坊特色农食产品企业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非遗食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将继续优化监管服务,支持更多潍坊优质农食产品走出国门。”
从工具革新到标签规范,从标准对接到全程品控,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与潍坊海关全力护航,将非遗食品的传统工艺与国际市场的严苛标准深度融合。这场“东方匠心”与“国际准则”的双向奔赴,不仅为潍坊特色农食产品架起出海桥梁,更以创新实践蹚出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为更多“鲁字号”优质农食产品叩响国际市场大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潍坊样板”。
破壁扬帆:潍坊走出农食出口“国际范”
潍坊非遗食品的海外之旅其实早有伏笔。早在首发仪式前两天,“黄元御杯”2025首届药膳技能大赛在潍坊开幕,吸引了全国20家团体、40名个人选手及百余家企业参与,以“色、香、味、效”展现了药膳魅力。通过现场展示、专家研讨等形式,深度挖掘中医药膳的文化价值与市场潜力,为非遗食品走出国门积累技术、人才与资源。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潍坊农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涉农外向型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联合潍坊海关,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已在农产品通关便利化监管、AEO高级企业认证等方面连续出台45条支持措施,为企业破除海外市场准入壁垒、降低跨境贸易成本,通过创新机制激发农食产业“出海”活力。
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副主任李洪梅表示,下步,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将继续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优势作用,敢于先行先试,通过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出台更多专项支持措施,推动更多优质农品破浪出海、走向全球。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兼具药食同源属性与传统工艺的特色产品愈发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在此背景下,潍坊出口黄元御黑芝麻丸与黄精,不仅精准把握了国际健康消费升级的新风口,更以非遗的独特魅力为“中国制造”农产品赋予文化附加值,为更多中华老字号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文化+健康”出海新模式。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