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屡打不绝,其犯罪手段不段翻新,广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请问此类犯罪的常见套路有哪些,大家应如何识别防范?
刘毓答
面对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频发,每每看到广大群众的财产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心情非常沉重,这些年我们经侦部门一直在宣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但总有一些群众上当受骗。在此,提醒大家记住以下三点。
一要抵制高息回报诱惑。不法分子为了引诱群众参加,往往允诺高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息,实际上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投资理财不得宣传、不得承诺还本付息。请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辨清真伪,不管什么人,不管以什么名义,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不管通过什么渠道,只要许诺高额回报的,就要引起高度警惕,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二要认清最新犯罪手法。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法往往随着经济模式发展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变异,有的利用群众耳熟能详但又不真正理解的项目,设计高收入陷阱。如,有的打着元宇宙、数字藏品、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旗号,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推出所谓的投资理财神器吸引受害人。有的瞄准中老年群体,利用养生养老、免费体检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诱骗投资者上钩。这些手法大家一定要看清,以免落入陷阱。
三要选择合法投资主体。广大群众在投资前,应事先向市场监管等部门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获得相关批准。大家记住,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持牌的金融机构,未经批准的坚决不能参与。同时,我国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和备案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通过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公开宣传募集资金。因此,对于在商场、超市、街头摆摊设点、拉人投资的,或者在网络上、户外广告牌上刊发广告进行宣传的,也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中国山东网记者问
我们注意到,今年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公安经侦部门作为打击经济犯罪、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涉企执法活动较多,请问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咱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于辉答
今年3月份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潍坊市公安机关紧跟上级部署,研究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