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走在商河城乡,标准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等一批高标准教学、生活设施相继投用;学校配备了微机室、标准化实验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及大型净水设备,教育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性改善。
针对“接送难”问题,商河推广使用“点对点”校车手机APP,优化交接流程,实现运行轨迹实时监控。目前,全县校车达107辆,运营线路217条,家长通过手机可实时接收校车位置信息,彻底打消安全顾虑。
围绕“午餐难”痛点,商河数十所学校开展集中配餐,并组织家长赴配餐企业实地参观、全程监督,全力保障食品安全。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全面达标,让学生“吃、住、行”得到彻底改善。
提质: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教学改革激活教育新动能
受教育环境、投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曾经的商河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堪忧,升学率不高,成绩分化严重,一部分教师信心不足,家长牢骚满腹,学生厌学自弃。很多学生家长开始“用脚投票”,在高中阶段送孩子外出择校,后来甚至扩展到初中就开始离县求学,优秀生源的大量外流,也加剧了恶性循环。
高中教育曾是商河教育较为薄弱的一环,却最终成为撬动全局的战略支点。面对优秀生源持续外流的严峻挑战,商河高中教育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系统性改革。突破口首先对准了教师队伍——推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全员聘任制,打破铁饭碗,激活一池春水。改革评价体系,彻底告别“唯分数论”,建立德(10%)、能、勤(30%)、绩(60%)全方位评价标准,让教书育人的多维价值得以彰显。最具创新性的是打造“学科组核心制”,将教研自主权真正还给教师,让专业的人专注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