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模式在各学校绽放异彩,商河一中推行“一课一研”集体教研,学科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深度研讨;弘德中学深耕“新高考语文大阅读”教改,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县二中探索艺体生培养路径,小语种教学特色鲜明;县三中构建“一主・两翼・三结合”德育模式,实现教书育人深度融合……
2025年高考放榜日,商河县用一份“历史最佳成绩单”回应了社会各界的期待——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教育生态变革的必然结果。
更令人振奋的是,商河高中成功实现“反虹吸效应”——不仅留住了本地的优质生源,还吸引了周边区县众多学子慕名而来。“以前总想着把孩子送去外地名校读书,现在发现家门口的学校一点不比大城市差!”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由衷感叹。
以高中教育为“矛头”,商河开始了教研生态彻底重构。打破校际壁垒,建立覆盖所有学科的县级教研中心,形成“多级联动、全域共享”新机制。“主题教研周”成为高中雷打不动的集体活动,“共备、共研、共评”标准化流程让集体智慧在课堂“开花结果”。
商河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是成效显著,2020-2025年,全县累计引进1413名教师充实一线。2020年至今,累计培养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12人(含特级教师2人、齐鲁名师2人、首席技师1人),市级名师及骨干教师36人,171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形成梯次衔接的优秀教师培养体系,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体:从“边缘课程”到“育人之核”,体育赋能点亮成长新路径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商河,体育不再是“选修项”,而是锤炼品格、激扬生命的必修课。商河以“县级联赛”为引擎,构建“全员参与、分层竞技”的“五大联赛”体系,让运动热情遍布校园。
2024年商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36所学校的700余名运动员挥洒汗水;2600余名学生参与的开幕式团体操展演气势恢宏。商河校园联赛不断扩容,篮球赛增设小学组,足球赛扩容初中组,跳绳作为新项目亮相,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规模连年扩大。
“放羊”体育课、校园运动会曾是商河学生为数不多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