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层设计上,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印发了详细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客运站、邮政网点、农村超市等资源,打造“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综合性服务站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客运、货运、邮件收发、电商等一站式服务。
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了“县级分拨、镇级中转、村级配送”三级物流体系。县级有邮政和佳怡物流两大分拨中心,实现快递品牌集中入驻,进行“同仓、共配”;镇级建成16个中转站;村级升级改造298个服务点,投递覆盖率达100%,形成高效的“半小时配送圈”。
最富创新的是运力融合,商河推出“农村客运班车带货”模式,利用客运班车闲置运力,搭载邮件、快递和农产品,实现“人、货、邮”同车运输,一举多得。目前,全县已开通10条客货邮专线,覆盖12个镇街,月均发件量约10万件,有效激活了农村物流的“毛细血管”。
从“先行”到“先进”:综合交通擘画未来新蓝图
截至目前,商河县境内公路、铁路总里程已达2745公里,公路密度达231.5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京沪高速纵贯南北,德龙烟铁路横跨东西,国道340、省道240交汇过境,商河A1级通用机场已于2022年开航,济滨高铁、高德高速加快建设……一个内联外通、陆空协同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已初具规模。
展望“十五五”,商河交通雄心勃勃,将坚持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深度对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济南“北起”战略。目标是逐步构筑“周边城市1小时生活圈、省内2小时经济圈、省外3小时发展圈”,最终形成“对外交通快速化、内部交通便捷化、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输服务高效化”的“大交通”格局。具体而言,将全力推进以“T”型高铁网(济滨、德商)、“十”字型高速网(京沪、高德)、“一”字型铁路货运专线(德龙烟)、“四纵三横”交通干线网以及“621”综合交通枢纽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曾经因交通而困的商河,正将昔日瓶颈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力向着“交通强县”的目标迈进,为提升济南北大门枢纽地位、实现省会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商河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