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2018年底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到2022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商河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也从未停下脚步。
“以前村里路窄坑多,大车进不来,种的菜得用小三轮一趟趟往外运。现在路又宽又平,收购车直接开到地头,价钱还能卖得更好。”玉皇庙镇一名种植户高兴地说。
商河站在服务乡村振兴、惠及民生的高度,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建设、管养、路域环境整治三个重点,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十四五”以来,完成农村公路养护730.7公里,新改扩建公路91.9公里,改造危桥23座。
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商河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县、镇、村三级路长制,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的治理新格局。同时,成立专项监管专班,联合多部门治理超限超载,路域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在运输监管领域,商河创新信息互通机制,成功获评全省第二批“信用交通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从“各自为战”到“融合共赢”:“客货邮”打通城乡“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农产品运出去、工业品送进来,让城乡流通更高效?商河的回答是,推动“客货邮”深度融合。
2023年3月,商河成功创建山东省第三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其核心秘诀在于推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运力资源、运输信息“四个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