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异常明确的信号。近日,商务部官网发布重磅公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简称“三新试点城市”)和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城市拟入选名单正式出炉!山东青岛实力双上榜,同时入围两项国家级试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强大的消费市场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生产力持续进步的“终极牵引力”和“良性循环的起点”,一个健康、活跃、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是催生和滋养伟大科技公司与高端制造业的温床。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迎来提振消费与结构调整的新机遇,怎样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系统配套改革大力提振消费?作为北方消费第二城,青岛被寄予厚望。
“三新试点”,怎样试?
9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据公示,50个试点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及41个其他城市,实施期两年;入围其中的特大城市青岛,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资金补助4亿元。
“三新试点”,怎样试?三个重点方向高度聚焦。
其一,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

就在今年9月份,《关于推动青岛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这个被称为“青12条”的新政恰恰是以业态、模式、服务的组合拳进一步放大城市的“首”字招牌。事实上,从今年五月爆火出圈的青啤交易所,到“刘老根大舞台”、电影《洛桑的家事》、星途联赛等在青的首演、首映、首秀、首赛,青岛在“首”字上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娴熟、越来越专注。
以“青12条”中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例,青岛再次强调了老字号在首发经济中的价值,在引导本地老字号创新经营业态的同时,还要吸引“中华老字号”“省级老字号”来青开设主题餐厅等特色首店。截至2024年,青岛共有23家中华老字号和21家山东老字号,总营收居全省之首;其中营收过亿元的21家,在全省占比近50%。
其二,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消费的核心是人的需求,而位于消费链终端的消费场景恰恰就是激发需求、提升体验的关键一环。2024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84.5亿元,稳居北方消费第二城,这一成绩背后,80余家品牌首店的密集落地、京东MALL等超级商业载体的创新实践,以及《唐朝诡事录》国潮剧场的沉浸式突破,共同勾勒出青岛在场景创新上的突破。

而除台东步行街、中山路等老商圈加速上新场景、焕新业态之外,山姆会员店、上合国际免税城等重点商贸项目也按下建设的“加速键”。与此同时,青岛正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圈”出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