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史彦蓉介绍,原先办理企业跨省迁移,需要企业群众异地“两头跑”,先要去迁入地提交迁入申请,开具调档通知函,然后返回迁出地办理迁出申请,开具注册通知函,企业档案邮寄后再到迁入地办理迁入登记,才能打印新的营业执照,全程需要往返跑提交多次材料。
乐陵市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理难点、堵点,创新企业跨省迁移制度,企业只需拨打咨询专线,即可享受“零跑腿”服务。在“零跑腿”服务中,办事人员主动对接、精准规划,迅速启动绿色通道,采用电话沟通、微信传输、双向免费邮寄等方式,线上协助申请人填写提交申请,并帮助申请人完成实名认证和电子签名,通过邮政免费寄送,保证材料安全送达。线上流程结束后,专员开始细化准迁、迁出、迁入办事流程,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材料确认,双方登记机关完成准予迁入和迁出登记,线下寄送营业执照,最大程度缩减企业等待时间,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企业送锦旗
去年以来,乐陵严格落实省、市“跨省通办”各项部署要求,聚焦企业群众异地事项不断发力,商事登记“跨省通办”“跨市通办”朋友圈持续扩容。在“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基础上,实施流程再造,强化数据共享,推行企业跨省迁移“一件事”,通过零见面方式,形成全流程“一套材料、资料互认、网上流转、数据共享、限时办结”的集成办模式,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
史彦蓉表示,为了贯彻落实好“零跑腿”服务,今年,乐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主题集成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梳理推出40个全生命周期场景,涉及企业全生命周期2个阶段10个场景、个人全生命周期5个阶段10个场景,涉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共计70余项,已搭建线上主题集成服务场景链条40个,并根据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及时动态更新。实施“信用+承诺+容缺”联动机制,实现政务服务“极速办”,探索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容缺”联动机制,梳理乐陵市极速办事项清单,涉及事项96个,事项情形200多种,其中信任准营类51项,信任筹建类63项,信任发证类86项。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来即办。
“项目秘书”全流程服务
设计施工验收实现“三同时”
最近,乐陵市恒洋纺业有限公司“车间建设项目”、乐陵市建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庆源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实现了信视工程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彻底解决了项目交付后再重复开挖、管线冲突等问题。此项改革创新成果得到了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小组的高度认可,并于今年1月在全省推广学习。
去年底,乐陵市主动承担了省住建厅发布的“信视工程与建设工程‘三同时’改革”,主持起草了《乐陵市建设项目信视工程“三同时”管理暂行办法》,将通信和有线电视工程纳入建设工程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中,制定了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弥补了目前行业内的政策空白。
去年4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部署开展“三个十大”行动,其中在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明确了14项改革措施,推动山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去年12月,山东省印发《关于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创新试点任务(第一批)的通知》,建立了改革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制度,聚焦市场主体集中反映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突出问题、国家深化改革最新要求,组织29家“揭榜”单位对首批27项重点任务创新攻坚,力争形成成熟经验做法后在全省复制推广,着力推进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乐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项目科科长王晓锋介绍,信视工程与建设工程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信(通信)、视(有线电视)报装与其他市政公用服务一并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管理,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企业网上报装模块和信息推送机制,通信、有线电视报装与其他市政公用服务介入时间提前到方案审查阶段;设置综合受理窗口,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简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集成服务,实现信、视等市政公用设施与建设工程设计同时报审、工程同时施工、竣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
智能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