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0年前的糖化车间。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随后进入酿造工艺发展展区。在1903年的糖化车间,姜卫说:“糖化车间分为两层,一楼所展示的是电机和锅的底部,电机的作用就是带动锅里的搅拌桨进行原料搅拌。我们眼前这台电机产于1896年,现在通电后还可以正常运转。”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青啤的创新发展,电机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保养,成为中国啤酒工业百年历史的最好见证。
“这四口锅是1903年工匠用紫铜打造的,大锅投料管外壁布满坑洼的小窝。”姜卫说,早期没电话的时候,楼上和楼下的工人为了方便通知对方投放原料或停止投料,会用铁棒敲打投料管。时间久了,这些投料管上就留下许多“小酒窝”。
跟随姜卫的步伐拾级而上,就来到了120年前的敞开式发酵池。通过全息影像,人们可以看到青岛啤酒最早的酿酒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奥古特。1903年,就是他在这个发酵池中酿出第一杯慕尼黑黑啤酒和皮尔森风味的黄色啤酒。
图为120年前的发酵池。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图为120年前的贮酒桶。新华社记者王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