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教育观察 > 教育资讯 > 正文

孔伟金 | 山东交通学院:创新课程体系 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孔伟金 | 山东交通学院:创新课程体系 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2025-08-07 15:51: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8月5日,《中国教育报》03版刊载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孔伟金署名文章《山东交通学院:创新课程体系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报道学校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人工智能+交通”课程体系建设为牵引,通过构建“基础通识—专业核心”递进课程内容,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专业教育全要素融合,赋能卓越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以下为全文。

——编者按

山东交通学院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人工智能+交通”课程体系建设为牵引,通过构建“基础通识—专业核心”递进课程内容,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专业教育全要素融合,赋能卓越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加强规划布局,构建“人工智能+交通”培养体系

学校以顶层设计为牵引,印发《山东交通学院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交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山东交通学院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成立“人工智能+交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探索“人工智能+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以学科优势为基础,成立数智化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科交叉、人工智能交通团队的运行模式,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探索数智化教育新路径。依托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建设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构建“人工智能+交通”课程体系,实施“人工智能+”交通类主干专业改造升级,动态优化课程内容,推动课程交叉融合。

学校以硬件建设为抓手,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打造“教育教学云”平台,完善“交大云搜”资源库,分期推进智慧教学空间改造,建成10间高端分组研讨型智慧教室,支撑互动式、智能化教学。实施数智化能力提升工程,年均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专题培训20余场、教研活动100余次,促进教学理念与技术应用协同创新。

普及通识教育,夯实“人工智能+交通”课程基石

拓展“人工智能+”教学体系。学校以“分类规划、循环混合、思政交融”为理念,打造“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按照专业需求度区分,设置“高、中、低”3个层次共16门人工智能课程,确保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均能匹配到适宜的学习内容。构建“人工智能+”模块化课程资源库,整合理论讲解、案例实训、行业应用等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丰富“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学校建设完成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机器人工程3个人工智能相关微专业,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促进交叉能力培养。实施基于慕课或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建立“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映射案例库,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自2019年课程体系实施以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覆盖校内70余个专业,累计选课人次达10.16万,平台互动次数达142.5万。

贯通“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学校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平台与学校教学平台对接,合作开发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对接济南、烟台等地的7所中小学,开展公益讲座10余场,惠及师生超1000名。课程“人工智能基础”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配套教材《人工智能概论》获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成果“多型态双结合‘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嵌入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关键词:孔伟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