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是人单合一自我进化出新引擎的前提条件。
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认为“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是一个自组织智能。因为有这种自组织智能,即便没有人工智能技术,海尔系统也会运行得非常好。它更像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能感知、重新配置并执行。”
人单合一1.0阶段,聚焦“零距离”,解决了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和员工与用户的零距离的难题,实现“自组织智能”,自感知、自优化、自迭代。
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实现自组织。海尔将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关系”迭代为“以用户体验迭代为中心的交互关系”,推倒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墙,企业直接面向用户。为此,海尔推倒了企业内部的墙,将僵化的、无机的科层制他组织变成动态、有机的链群合约自组织。
员工与用户零距离,实现了自主人。在去科层的基础上,海尔将CEO最重要的三权让渡给员工,员工从听领导的工具人,变成听用户的自主人(创客)。很多学者和专家也认为这将掀起企业界的“文艺复兴”。因为“文艺复兴”是解放人性、反对神性,而企业界的文艺复兴就意味着希望,在企业界就需要通过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来释放人的自主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人单合一自进化出新引擎。
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学习、自交互、自进化的能力不仅能够实现全时、全域、全面地与用户“零距离”交互,也为生态各方交互、共创提供技术支持,为人单合一自进化出新引擎装上加速器。
2.3新引擎:从人单合一1.0到人单合一2.0
人单合一从1.0进化到2.0,就是从“零距离”进化为“零边界”。具体可从5个维度来看人单合一2.0,这也是新引擎的内涵。
进化的方向:体验的零边界。也就是从产品体验向场景体验进化。场景不是单纯的产品组合,而是打破了产品边界,通过产品间的互融互通,并依托“体验云”的支持,为用户提供零边界的场景体验,创造终身用户。
进化的条件:生态的零边界。1.0是对科层制企业的颠覆,2.0是对行业的颠覆,也就是从1.0组织内的链群合约(自组织)到2.0的生态内链群合约(生态自进化的无边界组织)。开放、无边界的生态源源不断引入负熵,推动生态的自裂变、自进化。
进化的目的:生态攸关方各方都受益。传统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是零和博弈。人单合一2.0遵从“参与各方都受益”的底层逻辑,共创价值,共享价值,实现生态各方增值分享,从而形成价值创造的正反馈循环。
进化的引擎:生态方(企业)价值的自我实现。这是“人的价值最大化”在生态中的体现。人单合一1.0阶段,创客是价值创造和分享的主体,所以其驱动引擎是创客的增值分享,让每个创客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进入到2.0阶段,生态方(企业)成为价值创造和分享的主体,让每个生态方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成为驱动的引擎。
进化的验证:蝴蝶效应。人单合一1.0能够推动用户价值迭代,但人单合一2.0则可以产生蝴蝶效应,也就是从0→1创造新物种,实现指数级增长。
人单合一2.0迭代出一个自进化的无界生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个供需两侧融合的智能交互引擎模型:需求侧:以全域智能交互触点,与用户无穷交互。通过“体验云”,生态各方没有中心,都可以与用户自交互,自感知用户需求,并传递到供给侧。供给侧:以无界生态,形成价值共创的正反馈循环。通过“产业云”,生态各方高效协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供给,并获得增值分享,从而形成价值创造的正反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