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新兴科技突飞猛进,您如何看待这些年轻一代的科技创业者?您对新一代科技创业者有何建议?
周云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年轻企业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创新与突破,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顶层的谋划,国家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二是市场需求的爆发,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丰富的应用场景为AI市场化提供了充分的试验田。
三是年轻人才的创新,中国年轻一代科技人才在算法研发和开源应用上更加灵活,敢于试错、快速迭代,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四是生态体系的支持,中国构建了以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升级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之,中国年轻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创新活力与时代机遇碰撞的必然,但从长远来看,需要坚守技术深度、生态协作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中国企业家》: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发生变化,海尔等中国出海企业应如何应对?
周云杰:我认为,全球化的极致应该是本土化。只有把本土化做好,才能使全球化走得更远。因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习惯,不同的生活场景,一定要针对当地的消费者来设计产品。
海尔的经验是以本土化来推进全球化。海尔提出了三个本土化的原则,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研发、本土化营销,实现了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基于此,海尔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发中心,拥有100多个生产基地,都和当地社会形成了非常好的互动。
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一个全球化企业要得到本地消费者的认可,需要把这个品牌真正地扎进消费者心里,这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中国企业家》:海尔近年推动“人人创客”机制,这对激活组织活力、应对青年就业观念变化有何作用?您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就业有什么建议?
周云杰:海尔打造了创客激励平台,推出创客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客合伙人,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在这个平台上,员工的工作指令不是来自上级,而是来自用户,员工的收益也取决于自己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大小。目前,海尔已经有1.5万名创客合伙人。
比如,原本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雷神科技董事长路凯林、原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众淼控股董事会主席鹿遥,都是在海尔平台上创业创新的典范代表,他们的创业项目均已上市,实现了在各自领域的引领。
关于年轻人就业,我觉得,年轻人刚毕业,可以多观察,跳槽换岗也没关系,关键是尽早确定你的职业方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干就行了。如果你喜欢做技术,就潜心研究技术,如果你喜欢干管理,就在管理上下功夫。千万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漂移,这最耽误时间了。你只要喜欢就行,不要委屈自己。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微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