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金融平台宜享花运营商、美股上市公司宜人智科发布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55%,净利润6.05亿元,同比下降32.4%,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宜人智科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担保服务和贷款便利服务的收入大幅增长,其中担保服务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638.4%,贷款便利服务收入16.17亿元,同比增长17.86%,另外公司其他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202.84%。
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是备抵和拨备项目金额大幅增加,上半年宜人智科合同资产、应收款和其他备抵为3.67亿元,同比增加62.88%,或有负债拨备7.96亿元,同比增长130%,上述变动反映出宜人智科对应对风险的准备有所提升。
从宜人智科上半年资金情况看,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0.99亿元,比2024年底的38.41亿元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宜人智科6月末的应收融资款增至4.85亿元,而2024年12月底的应收融资款只有0.17亿元。
据了解,宜人智科历史名称较为复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宁2006年创立的宜信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借贷公司,2015年,宜信公司旗下的宜信贷在美国上市,后美股上市公司名称变更为宜人金科,2024年又更名为宜人智科。
虽然名称多次变更,但宜人智科从事的主要业务依然是网络借贷,特别是2020年对宜信公司旗下另一大网贷平台宜信惠民的整合,使得宜人智科网贷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国内排名靠前的网贷公司。
宜人智科只是唐宁商业版图的一角,在国内,唐宁目前直接控股的子公司达67家,间接参控股企业数百家,这些企业股权关系错综复杂,且股东、主要管理人员变更较为频繁,今年以来,部分主要下属企业还出现了经营异常情况。
如今年5月,海南宜信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罚款62.5万元,原因是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8月25日,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被辽宁营口市地方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另外作为“宜人系”当家产品的“宜享花”,过去几年也一直投诉不断。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宜享花”的投诉累计已达2.6万多条,不少投诉内容涉及暴力催收、高额利息、出现高额担保费等,其中1.7万条完成处理。
今年6月,央广网就消费者黄先生投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新增“宜享花”平台9.99万元贷款事件引发各界关注。
报道显示,黄先生投诉被电话诱导下载宜享花App进行注册,在没有申请贷款的情况下,被宜享花App确认贷款9.99万元,并与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了贷款合同,贷款年利率高达23.99%。宜享花回应表示对此不认可,称系黄先生主动申请,但后续办理了退款。
(来源:微信公众号·山东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