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绘画艺术依媒介可划分为油画、水彩、水墨等,不同媒介具有独特审美属性。翟勇的绘画创作则展现出鲜明的跨媒介特质,他不囿于单一绘画材质的束缚,在多种媒介间自由穿梭、探索,最终凝练出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翟勇的跨媒介实践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绘画功底之上。在长期的创作与教学过程中,他不满足于单一媒介的表达,以油画功底为根基,不被某一媒介束缚,在油画、水彩、水粉等多种材料间自如转换。这种跨媒介实践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极大自由,使他能够打破不同绘画语言的边界,实现技法与审美意趣的融通。
《环》200cmX180cm布面油画2004年
这种跨媒介的探索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创作油画时,他并非拘泥于传统油画的厚重感与油画味,而是巧妙地融入水彩的通透与朦胧。在笔触的运用上,既有油画的肌理质感,又有水彩晕染形成的柔和过渡,让画面在厚重中透着灵动。而在进行水彩创作,特别是采用干画法时,他又能赋予画面油画般的层次感与深度,色彩的叠加如同油画的罩染,让每一笔都富有力量。这种在不同媒介间的融通,不仅是技法的创新,更是对绘画语言的拓展,为他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伴侣》96cmX72cm水粉画1998年
在色彩运用上,翟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实践。他深入研究民间绘画的色彩美学,发现民间绘画中“背景单纯、用色纯粹、对比强烈”的特点,能够直抵人心,传递出最本真的情感。于是,他将这种色彩理念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在油画作品里大胆运用高饱和度的色彩。明黄如阳光般耀眼,为画面注入温暖与活力;鲜红似火焰般热烈,传递出浓郁的情感;湛蓝像天空般深邃,带来宁静与悠远,引发观者无限遐想;翠绿如草木般生机,展现出自然的活力。这些色彩在画面中碰撞、融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又不显得杂乱无章。他通过色彩的搭配与调和,让每一种颜色都能各司其职,共同服务于情感的表达。这种色彩运用不仅延续了民间绘画的率真与豪放,更让油画的色彩语言与民族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使观者在视觉感受的同时,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
《太阳之歌》160cmX130cm布面油画1996年
题材选择上,翟勇将目光聚焦于民族群体,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古兰丹姆》是他这一创作方向的体现之一。画面中,人物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头巾、项链等细节,传递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翟勇以水彩为媒介,细腻刻画人物的神态与服饰纹理,将民族个体的形象生动呈现,让观者透过画面触摸到民族文化的温度。
《古兰丹姆》105cmX78cm纸本水彩 2020年
《景中景》彰显了他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作品以身着传统僧袍的孩童为主体,抓住孩童好奇摆弄相机的瞬间,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情境。背景的处理朦胧而富有诗意,如同为民族文化氛围蒙上一层轻柔薄纱,孩童的动态与服饰的色彩,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又传递出充满童趣的生活气息,让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视角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翟勇的作品里,通过对民族人物、生活片段的捕捉,展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当下状态,使民族身份在画面中自然凸显,引发观者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景中景》106cmX72cm纸本水彩2001年
翟勇的创作,以跨媒介实践为鲜明特质,在油画、水彩、水粉等多种媒介的融通中,打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边界,展现出技法与审美意趣的独特碰撞。他以扎实的功底为根基,让油画兼具水彩的通透,让水彩蕴含油画的厚重,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翟勇的艺术实践不仅是个人风格的凝练,更是对绘画语言的拓展与民族文化的诗意诠释,其作品在视觉与精神层面都为观者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与思考,也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苗女印象》80cmX320cm布面油画2003年
《巴扎天》110cmX110cm纸本水彩 2019年
《初春的喜讯》164cmX110cm纸本水彩2024年
《欢乐的日子》180cmX160cm布面油画1999年
《黄土魂》180cmX180cm布面油画2024年
画家简介
翟勇,1965年4月生,江苏镇江人,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七届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专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上海市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各级全国美术作品展,并有作品由中国美协选送赴国外参展。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牌奖,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水彩画人物大展优秀作品奖及省、市美术作品展一、二、三等奖等等。多幅作品编入各类精装画册,被多家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权威及核心期刊。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及省、市艺术规划重大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