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笔墨在纸上游走,王永亮的山水世界便成了宇宙大道的具象显现。他以“山川即我,我即山川”的精神姿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构建起一个物我相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幻境。他的作品如同一曲天地交响,在苍茫浑沌中流淌着生命的节律,于静默中涌动着宇宙的玄机。
伴君登云台 136cmx68cm 2023年
以心驭笔:生命体验与笔墨的交融
王永亮的山水创作,扎根于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体悟。他不局限于对山水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将自身置于山川之间,让生命体验成为笔墨的源头活水。在他的画面里,每一笔勾勒、每一抹晕染,都承载着对自然的感知与共情。面对山水,他以心观物,使山水之美与内心的情感、思索相互碰撞,进而转化为独特的笔墨语言。
忆昔踏花梅山下 180cmx90cm 2024年
他笔下的山水突破常规空间认知,以独特的平面构成思维重塑自然秩序。线条是“气脉”的延伸,在画面中蜿蜒游走,传递着生命的律动;色彩是情感的外化,于素笺上交织晕染,诉说着对世界的理解。《忆昔踏花下梅山》中,墨色与色彩交融,并非对梅山实景的简单复刻,而是生命与自然交融后的视觉呈现,墨彩浓淡间,藏着对山水风骨的捕捉,对天地生机的呼应,让山川成为生命体验的载体。这种将生命感悟转化为视觉语言的创作,使作品超越普通写景,成为生命本真的彰显。
幻境铸境:写生与心象的交织
王永亮以山水为媒介,在写生与心象间搭建通途。他行走于自然,目遇山川形貌,耳听林泉声响,将现实景致纳入胸怀,却不做物象的“搬运工”。写生所得,是触发心象的契机,如投石入水,激起心海涟漪。那些山峦的轮廓、云雾的姿态,在他心中发酵、变形,与记忆、情感、幻想交织,渐渐化作独特心象。
晋北行 200cmx240cm 2024年
创作时,他让心象引领笔墨,挣脱现实的束缚,却又保留着写生积累的“真”——不是物理真实,而是对山水神韵、生命气息的捕捉。画面里,山水形态或许超脱现实逻辑,却暗合心灵韵律,似真实又似梦幻,让观者踏入时,像闯进创作者用写生素材与心象编织的秘境,在熟悉与陌生的交织中,触碰艺术最本真的触动,于似曾相识里惊觉新奇,在虚幻迷茫中寻得共鸣,让写生的“实”与心象的“虚”,共同熔铸出独特艺术幻境。
这种创作追求,与艺术史上借景抒情、缘情造境传统呼应,又融入个人对世界的观照。他像前人那般以山水寄情,却用更具现代感的画面形式,让心象落地,使传统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当代语境里焕新,让写生与心象的交织,成为打开艺术新境的密钥。
古今相照:传统与时代的对话
王永亮的艺术探索,是传统与时代对话的生动实践。他深耕传统山水画笔墨根基,却不被古法禁锢,积极吸纳时代审美与创作观念,在传承中求变。强化色彩构成,让水墨晕染与色彩交织,碰撞出新颖视觉效果,却未失水墨韵味;引入平面构成思维,重构画面布局,使山水呈现突破传统空间,仍葆有笔墨风骨。如作品《思故乡》以丰富线条与斑斓色彩构建的山水,山体纹理似传统“皴法”变体,却因线条的密集交织、色彩的层叠碰撞,焕发出强烈现代感。
思故乡 200cmx240cm 2024年
创作中,他以强烈视觉冲击打破传统山水含蓄,笔线运转藏着“骨法用笔”传承;借多维结构、丰富元素组合,突破传统“三远法”,贴合当代人视觉体验。这种“离经不叛道”的创新,让古老山水画基因,在时代语境中焕发生机,使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共振,让山水画既延续文化血脉,又具备直面当下的艺术活力,实现传统与时代的美美与共。
画境 200cmx240cm 2025年
王永亮的山水世界,是有生命力的、充满诗意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他以笔为舟,以墨为海,载着观者在物我交融间遨游。面对他的作品,所见是山川形貌,更是生命本真;所感是视觉触动,更是心灵共鸣。在这片画境里,传统与现代握手,物象与心象对话,最终抵达物我相契的自由之境,让观者沉醉,也让艺术因这份坚守与创新,愈发鲜活。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心画 200cmx240cm 2025年
忆昔踏花梅山下 200cmx240cm 2024年
运河之韵 200cmx240cm 2025年
踏寻鸿蒙-诗心 240cmx240cm 2025年
皖西印象 198cmx235cm 2025年
吟唱山水间 240cmx240cm 2025年
画家简介
王永亮,1958年生,安徽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山水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及国际性大展。著有理论专著《中国画与道家思想》《中国山水画写生的传承与流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系列组画》已结项。